走进皇城相府 听“东方古堡”里的传奇故事

2020-09-26 05:07:25 作者: 走进皇城相府

来源:长城网

皇城相府开城仪式现场。

长城网9月25日讯(记者 胡晓梅)“皇上驾到,大学士陈廷敬接驾!”随着这一声喊,只见陈廷敬率一家老小、家丁、丫鬟出城迎驾,一字排开,恭迎皇帝的到来……9月25日上午九点半,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太行线的记者、编辑来到皇城相府景区,观看开城仪式“迎圣驾”演出,听“东方古堡”里的传奇故事。

皇城相府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原名“中道庄”, 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称为相府,顾名思义是一位宰相的府邸,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的老师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由内城、外城、紫芸阡、西山院等部分组成,其中的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采访团参观游览皇城相府。

入皇城正门,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牌坊。讲解员介绍,古时牌坊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贞节牌坊、功德牌坊及装饰牌坊等。这座牌坊是用来记载功名禄位的功德牌坊,它真实地向人们展示着明、清时期陈氏家族的荣耀和辉煌。正门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总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负责监察百官。在“冢宰总宪”最下方一格文字,从右往左下依次为:“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这是陈廷敬当时所任官职的具体名称。清朝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陈廷敬曾在四部担任最高职务尚书,并在礼部担任左侍郎。清朝汉人不掌兵,陈廷敬在六部中的五部担任要职,朝中的大小官职几乎做遍,最后拜相入阁,足见其声名显赫。

皇城相府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河山楼,据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而建,整体为砖石结构,没有方木,同时能容纳千余人避难。它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门高悬于两层之上,通过软梯与地面相通。为了便于探知敌情,河山楼楼顶建有垛口,而且还专辟有利于转移逃生的秘密地道。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长期围困,河山楼内还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储有充足的粮食。据说,河山楼修建的第二年,陈氏加盖了城墙,并修建了依山而建的藏兵洞。藏兵洞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有125间房子,最上面一层设有炮眼对着外面,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下面的三四层主要用来供家丁居住,最下的一二层用来储备物资。

讲解员讲解陈氏家族的家训。

皇城内的相府是一处三进的院子。相府前院为陈家的迎客厅,也是康熙下榻时接见文武百官的地方。相府中院的东房是陈廷敬的起居室,在他长达53年的京官生涯中,只回家三次,这里就是他曾经居住的地方。相府后院原为陈廷敬的居所,康熙下榻后,正房成为皇帝下榻的行宫,因为皇帝住过,陈家人不再居住,到民国时期坍塌,陈氏后人翻新。

陈氏家族家风淳朴,家教严格,科甲鼎盛,冠盖如林,在260年间培育出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33位家族诗人,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呈现“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的文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