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背水一战,为何韩信能成徐晃却败了?原来徐晃忽略了两件事

2020-09-29 19:34:06 作者: 同样是背水一

背水一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种战法。徐晃学韩信本没错,但是没弄清背水一战的精髓。

韩信用此计,是因为兵力远远少于赵军,直接硬刚必败无疑。他背水结营,置之死地,让士兵心里都明白一件事,打不赢也没地方撤,不玩命必死无疑。所以士气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过程,接战时达到了顶点。

而徐晃的背水结营呢?他只是靠汉水扎了一个营寨,然后选择了主动出击。他的对手黄忠和赵云,尤其是黄忠,看出了徐晃的作战意图,选择避战不出。

徐晃引兵从辰时搦战,直至申时,蜀兵不动。

打仗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蜀军不出,魏军叫骂半天没有什么反应,士气就慢慢的泄了下来。当他撤退的时候,黄忠选择突然杀出。

晃尽教弓弩手向前,望蜀营射去。黄忠谓赵云曰:“徐晃令弓弩射者,其军必将退也:可乘时击之。”言未已,忽报曹兵后队果然退动。

魏军的士气泄了,蜀军的士气正盛,再加上黄忠和赵云的部队是蜀汉的精锐,此消彼长之下必然大败。魏军战败的第一反应绝对不会是营寨靠汉水而立没有退路,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败了要退回营寨,这都是人之常情。

魏军守卫营寨的将军是王平,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打仗还是有一套,他如果选择出去接应,必然被败军冲散,营寨很难保住,所以他选择了不出。

这个时候如果徐晃能够整合部队反身冲杀,王平再出,或许还有一战,可惜徐晃没能做到,大军直接被黄忠、赵云被赶进了汉水,淹死者不计其数,徐晃本人也险些被杀。

背水一战,没有退路本就是一个险计,一般人也不会轻易用此计。这个计策弄好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一旦出现一点纰漏那是必死的结局。

徐晃的背水一战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没考虑到士气(撤军时士气正衰),二是让士兵有了撤回营寨的想法。好在兵力相当,虽败但未溃。

徐晃是曹操的五子良将,用兵方面也是得到过曹操赞赏的。之所以反下这样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同为良将,于禁、张辽、乐进都先后有不同的斩获和功绩,就连张郃在定军山一战中,表现出色,稳住了局面。徐晃难免心急。这才有了冒进的举动。

其实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越想表现自己越有可能把事情搞砸。厚积薄发、循序渐进才是正途,该来的迟早会来,太着急,迎来的绝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