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秦末时期秦军主力的去向,就得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说。
一、秦始皇南征百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用兵最多是楚军,秦始皇灭亡楚国动用了60万大军,随后不久整个天下归于一统,这个时候的秦军再加上六国降军,兵力达到百万之多,面对这么多的军队,秦始皇并没有让军队解甲归田,而是继承征战四方、开疆拓土。
统一天下仅2年之后,秦始皇发动了南征百越的战争,南征百越的战争一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秦始皇派大将屠睢率领五十多万秦军,兵分五路南下攻击闽浙、岭南等地区,第一次南征百战的战争是秦军大败,连统帅屠睢也被杀,伤亡数十万秦军。
秦始皇与百万秦军
第二次南征百越是秦始皇再次征发了10万大军,与第一次幸存的20万大军汇合,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南下攻打百越,这一次战争秦军全胜,占领大部分的百越之地,并在当时设置了象郡、南海郡与桂林郡三个郡。
第三次南征百越的战争主要是由赵佗发动的,秦国并没有增派军队,还是由第二次南征的秦军负责,三次南征百战的战争让秦军损失了30万人,另外的30万人则永远地驻守在百越之地,这里的百越之地是一个俗称,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的北部,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向百越之地大规模移民,人数达到20万人。
秦始皇征百越
南征百越之战持续了5年时间,直到公元前214年才结束,整个百越之战秦军动用兵力60万,这60万中有30万人阵亡,其余30万人则驻守在百越当地,防止当地人造反,并维持秦国的统治,这60万人从派到百越之后,一直到秦朝灭亡,都没有返回中原,所以如果秦朝当时有一百万军队的话,这里就损失了60万人,只剩下40万人。
二、秦始皇北击匈奴
秦始皇北击匈奴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秦军主力,从上郡、黄河以南攻打匈奴,并且北渡黄河,一直把匈奴人赶到遥远的北方苦寒之地,由于当时的秦军没有条件大规模装备骑兵,而匈奴人都是骑兵,所以匈奴即使战败,秦军也追不上匈奴,只能把匈奴人赶走,然后为巩固北方边境,秦始皇下令蒙恬修建长城,以防御匈奴人的突然袭击。
从此之后,大将蒙恬率领的30万秦军就在秦朝最北边的地方戍边,镇守秦国的北部边疆,这30万人直到秦始皇去世,都在北部边境驻守,形成秦国的长城军团,也是秦军的主力边防军。
秦军主力
三、秦朝中央军团
除了百越军团和长城军团之外,秦军还有十万人左右的中央军,负责关中与秦都咸阳的安全,这十万人主要驻扎在关中各地,尤其是函谷关、大散关、武关、萧关等进出关中的四大险要关隘,这里是秦朝的核心地区,也是秦国的精锐所在,中央军团也可称为关中军团。
所以,60万百越军团+30万长城军团+10万关中军团构成了百万虎狼之师的秦军主力,秦军除了这三大军团之外,还有数量不多的郡县兵分布在秦朝的各个郡县,由于秦军实行的郡县制,最初是36个郡,后来增加到40多个郡,每个郡都有兵,但是数量不多,至少也有十多万人,但仅仅用于维持治安、缉拿盗贼的性质,算不上主力军,而且郡县兵除了关中郡县之外,都是原六国投降而来的兵力。
秦军箭阵
秦始皇去世后,胡亥、赵高、李斯经过沙丘政变,逼死了扶苏与蒙恬、蒙毅,胡亥即位为秦二世,一年后,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起义,从此以后,整个秦朝笼罩在星星之火的反秦起义之中,秦军在各地的郡县兵很快被消灭,秦朝开始调派主力兵团攻打起义军。
这一切是从陈胜部将周文攻进函谷关之后开始的,当时周文已经率领30万军队打进了关中,这个时候秦朝才如梦初醒,由章邯征发骊山囚徒再编入一定数量的关中军团,组成囚徒军团,章邯率领这20万囚徒军团首先打败了周文,并一直追击周文,直到杀死周文,然后章邯就率领这20万囚徒军团开始在整个黄河以南打击起义军,连势力最强的项梁也被战死,当时整个黄河以南,没有起义军能够对抗章邯郸的。
在章邯平定黄河以的起义军时,秦朝不断进行战争总动员,不断地从关中、巴蜀以及汉中征发子弟加入囚徒军团,尽管有战损,但在巨鹿之战时,章邯手下仍然有20万囚徒军团,主要由关中军团、征发的关中子弟、巴蜀和汉中人再加上骊山囚徒组成,这些人在巨鹿之战后投降了项羽,全部被坑杀。
秦军长戈阵
章邯北上后,刘邦率领了一支军队从彭城一直向西攻打,直到从武关进入关中并攻入秦朝都城,在这整个过程中,与刘邦交战的除了郡县兵,还有一定数量的秦朝中央军团,也就是关中军团,比如赵贲,几次与刘邦交战,都被击败,而10万关中军团很可能被秦朝分割使用,一部分拨付给了章邯,另一部分继续留在关中,等到刘邦西进时,才出关与刘邦激战,最终不是战败,就是投降了刘邦,十万关中军团中一部分被刘邦消灭,一部分被项羽坑杀。
而秦军驻守在北境的30万长城军团在主将蒙恬被杀后,由王离指挥,后来参与了平定反秦起义,但是经过十几年的驻守,秦长城军团很可能人数有所减少,再加上边境还得留人来守,所以王离参与巨鹿之战的长城军团有20万人,这20万人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和六国联军击败,大部分被杀,一部分投降,长城军团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