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将相和的真相

2020-10-09 11:17:43 作者: 解读丨将相和

几年之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邀请赵惠文王举行渑池峰会。秦国主动要求举行峰会的目的是,秦要集中力量攻打楚国,想舒缓与赵国的关系。上一年的秦赵战争,赵国丢失二城,被斩首三万级。赵王心有余悸,是蔺相如与廉颇鼓励并做出各种安排后,赵王才在蔺相如的陪同下赴会。按理说是秦有求于赵,赵国应该有所得。秦昭襄王请赵王鼓瑟,蔺相如觉得吃亏了,让秦王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以死相要挟。秦王只得击缶。最后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赵王也没有失去面子。

仔细分析起来,赵王固然在会盟中没有失去面子,甚至略占上风,但是在外交上则是丢分的。本来秦昭襄王有求于赵国,在秦楚之争中,希望赵国持绥靖态度。从这一点出发,赵国应该有自己的要价或者提出条件,甚至可以考虑与楚国结盟以拒之。现在秦国在外交礼仪场合,虽起初无礼,居高临下,但后来放下身段而给了赵国面子,秦国并没有损失任何东西,赵国就以为自己赢了面子,甚至有些满足,实际是放弃了自己的战略筹码。也许赵国尚且心有余悸,但是,弱国与强国相交,当对之以智,而不是只顾及面子,甚或时时以妥协处之。赵国代表团回到邯郸后,赵王立即提拔蔺相如为上卿,位在大将廉颇之上。这个动作一定让秦人窃笑。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国不停地与周边国家发生战争,对于秦国几乎没有多少胜利的机会。仅仅在公元前269年,秦韩战争中,赵奢率军抗秦援韩,取得了一次大胜。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本文摘自《治术:周秦汉唐的经世之道》(作者张国刚),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