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被老皇帝极力推荐,新帝即位后,他一改往日作风,遭众人质疑

2020-10-09 10:23:15 作者: 晏殊被老皇帝

晏殊曾经是个老实人。老实人当然常说老实话。14岁时参加殿试,他说自己曾做过考试的题目,请皇上出别的题目。参加工作后,同事们喜欢到酒楼歌舞享乐,唯有他在家读书学习,宋真宗夸奖提拔他,他却实话实说,自己不去只是因为没钱,如果有钱他也会去。

宋真宗由此认为他“谨厚”,把他安排在少年宋仁宗身边,并多次交代皇后刘娥好好考察他。晏殊步步高升,30多岁就参与中央决策。宋真宗有什么疑难问题,经常写在小纸条上交给他,晏殊也将自己的答案细细写下,并将皇帝的纸片原样封好,一起送回,以免泄密。朝廷上下都认为晏殊必受大用,拜相是早晚的事。

可是,人是会变的,尤其是身在权力场,面对权力、名利的诱惑,更容易改变心志。那么,老实人晏殊有没有继续保持自己的老实作风呢?

当时,宋真宗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朝廷内外风声鹤唳,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皇帝驾崩前后,必然会有大的人事变动,早一点知道消息,就可以早一点做准备。于是,大臣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各种手段打探皇帝的意图。宋真宗也严防死守,严禁皇宫内外私自传递消息。

一天,宋真宗勉强起身,写好一封密诏,然后招呼秘书。宋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分为内制和外制两种,值班的内制官员刚好不在,太监就误把外制官员晏殊传唤入殿。晏殊一看是任免朝臣的重要诏令,急忙说:“臣是外制,不敢越职。”宋真宗点点头,再次下令传召内制官员。晏殊跪着没有起来,反而主动请求晚上留宿宫内,绝不外出,以保证消息不会泄密。宋真宗没有多说。第二天,皇帝果然下诏任免宰臣,名单却和晏殊前一日见到的完全不同。晏殊“深骇之”,心中有千万疑问,可是对谁也不敢说。

很显然,宋真宗调换了名单。因为就算晏殊再怎么自证清白,宋真宗也不会相信他。

而晏殊,在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也意识到了信任的危机。老实为官,老实说话,老实做事,真的能够让领导满意吗?真的能够使自己在风云变幻的官场中屹立不倒吗?不知不觉,晏殊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有时候,老老实实说真心话,远不如说领导愿意听的“老实话”来得实在。

之后,宋真宗去世,年幼的宋仁宗即位,皇太后刘娥执政。晏殊官职一路升迁,这个曾经的老实人,说话做事越来越艺术,也学会了玩太极、打埋伏,光挑漂亮话来说了。

晏殊为官多年,提拔了许多人才,范仲淹和富弼就是他从微末小吏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富弼更是成为了晏殊的女婿,两人关系亲密。

范仲淹官职虽小,但能力很强,志向也大,曾向宰相上万言书,对朝廷政策的不足之处大加批驳。宰相很高兴,觉得范仲淹很了不起。当时,晏殊有一个中央储备干部的推荐名额,但他并没有推荐范仲淹。宰相很奇怪,你不是很了解范仲淹吗?为什么不推荐他呢?你的推荐信我已经替你压下来了,你还是改一改,推荐范仲淹吧。晏殊一看宰相都说话了,只能听从,推荐范仲淹。

那么,晏殊为什么把范仲淹带入官场,却不让他进入中央呢?很简单,因为范仲淹是个直肠子,看到一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要说出来。在地方为官,晏殊还可以保住范仲淹,可是身在朝廷,老实人晏殊刚刚升任副宰相一年,尚自顾不暇,他可不想被范仲淹牵连。

不久,皇太后刘娥要穿戴天子的冠冕去祭拜太庙,还要求天子率领百官在大殿为自己贺寿。范仲淹公开上奏,说此举违背祖制。晏殊知道消息后非常担忧,把范仲淹叫来狠狠骂了一顿,说他太狂妄。是啊,皇太后刘娥执政十年,俨然女主,只是没有正式登基罢了。现在自己推荐的人竟然公开对抗太后,后果不堪设想。可范仲淹端正脸色,说自己受到老领导的推荐,经常担心不称职,让老领导丢脸,没想到竟然会因为说一些正直的言论而被老领导批评。范仲淹委屈之余又有点鄙视,这还是当初提拔自己的晏殊吗?晏殊听后,“惭无以应”。

不过,愧疚归愧疚,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很快,范仲淹因为对刘太后大不敬而被贬,作为推荐人的晏殊自然也遭贬。晏殊之前的担忧还是成真了。

谁知后来,这反倒为两人带来了十多年的官运。不久刘娥去世,宋仁宗亲政之后,开始清除太后势力,培植自己的心腹,当初公开反对皇太后刘娥的范仲淹和晏殊自然受到重用。

官职变大了,晏殊也变得更加圆滑了。上任不久,朝廷和西夏就爆发大战,和辽国也摩擦不断。辽国看到宋朝忙于和西夏作战,无力北顾,趁机提出希望宋朝“归还”关南的十个县。富弼出使辽国,严词拒绝,既顾全了辽国的颜面,又不失大宋的国格。辽国皇帝权衡之下,做出了继续接纳岁币的承诺。可是,富弼回来后,看到辽国递交的国书上,却称大宋给辽国岁币为“献”,明显把大宋当成了下属藩国,于是再次出使辽国,坚持更改这个具有侮辱性的词语。但辽国皇帝的态度非常强硬,说就算不用“献”字,也必须用“纳”字,依然表示藩国对宗主国的关系,并且以武力威胁。富弼据理力争,毫不退让,终于迫使辽国皇帝答应派使者更改国书。谁知富弼回来后,北宋的宰相们竟然签署了北宋“纳币”的国书。富弼据理力争获得的外交胜利,被当时担任宰相的吕夷简一笔抹杀。

富弼很生气,禀告皇帝,说吕夷简丧权辱国。因为宋朝虽然和辽国以兄弟相称,但一直是平等相待,绝非臣属关系。吕夷简慌了,争辩说自己是一时笔误。当宋仁宗问晏殊的意见时,当时担任国防部长(枢密使)的晏殊却赞同吕夷简只是一时笔误,并且语气比吕夷简本人还要肯定。富弼火了,公开指责说:“晏殊奸耶?党夷简以欺陛下。”富弼是晏殊的女婿,可是在如此严重的外交问题上,岳父竟然看吕夷简的脸色说话,完全丧失了一个最高军事长官应有的公正,着实让他恼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