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在汉文帝时便具雏形,为何到40年后的汉武帝才被采用?

2020-10-09 17:29:39 作者: 推恩令在汉文

推恩令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强阳谋,因为它的实施,完美解决了汉朝长期遗留下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不就是解决了一个难题嘛,怎么就成了千古阳谋?主要在于它将矛盾点进行了转移。

我们先来看下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原本诸侯王的土地,只能由一人来继承,这个人选便是嫡长子。

但推恩令直接将这个条件改了,只要是诸侯王的孩子,不管是嫡还是庶,都同样可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

图丨推恩令示意图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原本已经分割过的土地,还能再次分割,到地尽为止。

原本集权还是分封,是个单选题。因为想要集权,势必会减少分封,比如秦始皇的郡县制,直接将国家分为多个郡、县,直接由皇帝来管辖。毫无封国、封地可言,实现了高度集权。

如果想要分封,势必会下放权力,从而导致皇权衰弱,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早已名存实亡。

而推恩令则十分巧妙地将这个单选题,变成了两个都要。虽还是分封,但增加了受封土地的对象,将原本的一个,变成了多个,这样便巧妙地瓦解了诸侯国变大变强的威胁。

同时,如果原诸侯不愿意分封,其子嗣势必会有所埋怨,因为其他诸侯的庶子都有封地,凭啥自己没有。

看似让诸侯们“肥水不流外人田”,实际上是不断缩小各诸侯的势力,从而无法与皇权抗衡。

这个策略在汉武帝时期,由主父偃所提出,但其实在40多年前的汉文帝时期,就已经有一位提出了类似的言论,这个人就是贾谊。

图丨主父偃剧照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确保刘家天下,便将封地赠予同姓亲戚,使其在封地上自立为王。

初期这个制度还比较稳定,因为各个诸侯都是刘邦亲戚,有刘邦压着。但过了几十年,刘邦离世,各诸侯不断壮大,原本的血缘关系也逐渐疏远,导致一些诸侯不再对皇帝服从。

刘邦在分封诸侯时,只想着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可不能落到异姓人手中。可他没有考虑到,即使天下没有了异姓王,那些同姓诸侯照样会对皇权造成威胁。

尤其是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代,诸侯们的势力不断过大,对皇权一度造成威胁。比如文帝时期的淮南王、济北王谋叛,虽然立即被平息,但这无疑就是个苗头,是对皇权的一个警告。

贾谊在这次谋叛后,在《治安策》中提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意思是,多设立诸侯,来使其势力减小。当时齐王、赵王、楚王为三大巨头,需要及时限制住他们的势力,不然后患无穷。

图丨贾谊画像

贾谊还曾用一个比喻来劝诫过文帝,一个人睡在一堆木柴上,而这堆木柴下方有个火苗,你暂时还察觉不到安危,但当火燃起来后,早已迟了。

但当时这些诸侯并没有对文帝造成实质上的威胁,因此对于贾谊的建议,汉文帝也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太当一回事。

到了汉景帝时期,果然被贾谊说中,诸侯们坐拥大量财政、军事、吏治,实力雄厚。皇帝看到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小,逐渐有些坐不住脚。在这个背景下,大臣晁错主张“削藩”。

既然诸侯国势力过大,则直接收回他们的土地。当然这并不是说,直接向诸侯们要土地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诸侯们的一些罪行,以惩罚的方式来收回土地。

比如楚王违反汉丧制,其封地上的东海一郡被收回;胶西王私卖官爵,封地上的6个县被收回……

当然这种制度很快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先祖所赐给俺的封地,到你这凭啥就给收回了?

图丨晁错剧照

甚至还有诸侯提出,晁错的“削藩”政策,离间了刘氏骨肉,是危倾社稷之事。还拉拢其余几位诸侯王,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口号来起兵叛乱。

景帝看这阵势,慌了。如果真的要硬碰硬,还真未能与这些诸侯王抗衡,毕竟这场叛乱来得太突然,景帝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无奈,汉景帝只能顺应诸侯王,将晁错于东市腰斩,但这样并未平息各诸侯王,叛乱仍在继续。大将周亚夫临危受命,先是轻兵南下,截断吴楚两军的粮道,使其无法获得食物,自乱阵脚。

叛乱的士兵们,没有了粮食供应,自然没有了战斗力,还没等周亚夫进攻,要么被饿死,要么叛散。

历时3个月,原本嚣张气焰十足的诸侯们,各个缩起了脑袋,还有不少因为兵败而自杀,也有死于战乱中的。

图丨古代骑兵剧照

经过这次七国之乱,原本诸侯王强大的局面一去不回,为了巩固这一局势,汉景帝剥夺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减少诸侯王能任用的官吏。

虽然提出“削藩”的晁错被害,但最后还是达到了“削藩”的效果。

诸侯王们平息一阵子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死灰复燃。诸侯王们逐渐恢复,本性暴露,屡次违抗政令。

笔者猜测,汉武帝应该也想过用父亲景帝的方式,通过惩罚犯错的诸侯来“削藩”,担忧会再次引发类似“七国之乱”的结局,才没有实施。

同时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农业、经济都高度繁荣。但在外政方面,即使先祖们采取和亲政策,匈奴入侵次数依旧不断增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