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文人为何不想去做官,潜心钻研文学,而是成为一条咸鱼?

2020-10-12 14:25:10 作者: 魏晋时期文人

现代的高考制度,其目的也是为了每个人能在学习结束的时候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在大部分人眼中,有关国家的职位就是最好的,例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在家长眼里,这些都是铁饭碗,是可以让人一辈子不愁吃喝的工作。

同理,在古代也是这样,入朝为官成了大部分文人最好的选择,能够经过寒窗苦读十年,最后在官场中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职位,就算是对这十年一个最好的报答了,这是古代多数文人的现状。

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的文人们,他们读书不入仕,而是选择当咸鱼,藏身于山野,隐逸文化成了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主流,不断蔓延开来,魏晋时期的隐逸文化为何成为别样主流?

一、魏晋社会动乱不堪,文人"逃离"情结蔓延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混乱的两个时期,分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这种混乱不仅仅体现在政权更迭十分频繁,还体现在随时发生的战争上。

据不完全统计,魏晋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发生了1677次战争,平均每年要发生4.6次的战争,这其中还包含着不同规模的,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是十分混乱的。

所以我认为魏晋时期的社会动乱不堪,普通百姓的生命威胁不间断,更何况是入朝为官的文人呢,以至于逃离情绪不断在文人之间蔓延,最终造成隐逸文化成为魏晋时期的文化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四百多年的时间里更换了至少15个政权,每个朝代建立不久就会衰落,如此频繁的改朝换代对于文人来说也一种煎熬。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是,忠臣不事二主,可世事政权变换如此之快,使得很多文人无法一辈子只侍奉一个君主,有些文人为了实现理想抱负,在一个王朝结束以后去投靠另一个王朝,却又不得不接受着这个君主的审视。

稍有疑心的君主要么不会启用这个文人,要么就直接杀掉这个文人,很多文人都死于这样的一种猜忌,这样惨痛的教训给后来的文人敲响了一个警钟。

那就是有些君主是容不下一个曾经侍奉过别的君主的文人的,即使再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也得在有命存在的时候,因而很多文人开始不再想去做官,不再想去施展抱负,潜心钻研自己的文学,而是成为一条实实在在的咸鱼。

除了君主的猜疑,还有社会的混乱,也让那些曾经想要给天下黎民百姓带来幸福的文人们退缩了。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现状混乱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每年频繁发生的战争,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君主的作为。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君主是拥有最大权力的人,即使在混乱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危,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贤明的君主是非常少有的,大都是占有大量土地,拥有大批奴婢,享受淫乱奢侈生活的君主,丝毫不顾及百姓在乱世中的生存现状。

文人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深知自己微弱的力量是不可能动摇君主们的选择,也深知自己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丝毫不能改善穷苦大众的命运,面对这样的情况,文人们无奈之下只能抛弃自己的理想抱负,逃离情绪高涨。

社会的动荡,君主的不作为,都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失望了,深知自己无能为力,矛盾的心情让文人自己选择了逃离,逃离的结果就是隐逸文化开始盛行,逐渐成为了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主流。

二、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刺激了文人隐逸情怀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这虽然在当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的政权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但其消极影响却是非常久远的。

所以我认为九品中正制的逐渐发展,刺激了文人隐逸情怀的发展,进而推动了隐逸文化的发展直至成为魏晋文化的主流。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因为当时的政权并不稳固,需要缓解中央政权与各个世家大族的关系,由当时的大臣陈群提出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延续下去,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让文人能够进入朝廷所设立的制度。

随着一朝一朝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越来越死板、固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的现状,面对这样的情况,文人们在最初的时候也努力过,但是皇帝给的回报并不足以让这些寒门士子冰冷的心给温暖过来。

统治者的心思,那些文人们也不是看不懂,有的人干脆就不去刺激皇帝了,苦读十年,最后就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文学,说来也可笑,更多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选择了不让自己为难的环境,那就是隐逸,去深山追寻自然的乐趣,可比在乌烟瘴气的朝堂中好得多。

九品中正制的繁荣发展,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越加严重,文人没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看清现状的文人们就不再去朝廷做官了,转而去寻求自己的文学理想,隐逸之风发展旺盛,文人在隐逸的过程中也创作了不少有关隐逸的文学作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