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奇诗美句赏菊四首: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2020-10-13 15:27:08 作者: 杨万里奇诗美

最俏皮的菊花诗:菊生不是遇渊明,渊明原是菊花精!

“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南宋杨万里

杨万里真是一个奇人。放在唐朝,他应该是道士李泌那样的人物。因为他不是出生宦官家庭,所以他没有受到正统儒家的思想的限制。他的父亲居然是个穷读易经的隐士,或者还因此把算命当做职业。很早就失去母亲的杨万里,跟随父亲读书生活,贫穷但富有乐趣。

所以在他骨子里有一种其他人很难见到的坚韧阳刚却又阳光。很多官员动不动就思慕陶渊明,一般是仕途不顺的时候,就做此等遥想,仿佛这么一想,就精神上得到拯救一样,实际很多人根本过不了清苦的日子。但实际对于杨万里来讲,最清苦的生活是他的童年少年的底色,不需要模仿,无论走到哪里,他也不需要刻意回望,山水田园就在他身上,哪怕是城市的繁华里,工作的繁重里,他自有一种随身而带的清朗气息。

但是这样一个人,他积极入世,性格真挚宽宏而直率。他27岁就中了进士。许多官员有仕途沉浮期,总会发牢骚,但他随遇而安。但是他不是不会开口,41岁给皇帝上书,他高屋建瓴,提纲挈领,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略。夫人不言,言必有声。

他有一种跳脱来看大局的智慧,这智慧得力于他父亲的培养,但是他有一种深入的投入感,这来源他性格的坚毅,但同时他有天才的敏锐,他的角度往往高而尖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一生经历四朝,从基层县官做起,做到太子侍读,秘书监,宝谟阁直学士,晚年封侯。但是他一生清廉,以南宋的繁华,他曾经历任高官和肥缺,但是公私所得,全部归官库或者国库。晚年住在老家一间简陋的房子里。要知道他已经是侯爷。

我常常想,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传奇的一生?但细读他的诗,我似乎明白了一点点。

”老子平生不解愁,花开酒熟万缘休。

更教不为菊花醉,枉却今年一片秋!“《赏菊四首》其一

这是杨万里晚年隐居家乡,看到菊花开时,那种内心的喜悦。在宋词里,我们常常看见会有“老子”这个词,这是指老年人的自谦,就是老夫的意思,当然,在现代汉语中的口语中,这是一句自大的话。

杨万里性爱山水自然,这是和他童年的生活非常相关的。我相信在寒苦的生存里,他的父亲就是用天地轮回的道理,让他热爱自然,不但能吃苦,还能享受耕耘的过程,收获的喜悦。所以杨万里在哪里做官,都有一双实在的眼睛,比如路过江南的荷花水田,他就能算出莲蓬和鱼的丰收。在人家荷花塘里,赏荷花时,他非常随意就掰下莲蓬,丢到嘴里,“露为风味月为香”,而不是像其他人在那里寻章摘句。

对于菊花更是如此。看见花开酒熟,他的喜悦是农民似的,但又是超越农民的。满满都是对自然的感恩和喜悦。这种精神状态是带着宗教一样的情怀的。但杨万里不是道士。他的情怀来自父亲和易经。

“菊花肯为别人狂,长怨先生不断肠。

两鬓尽凋无地插,一杯细嚼入神香。”《赏菊四首》其二

这菊花的盛放可不是为了一个人的,它盛开时,铺天盖地,是给所有人的。这就是菊花的大公无私。这也是杨万里个人的品质,达则兼济天下。

但是杨万里才思敏捷,善于辗转,他说自己看见菊花都要吃醋了,我喜欢你,你却如此恣意烂漫,不为我香。

我该把你放在哪里呢?我的头发已经快掉干净了,自然无法把你戴在头上,没关系,我就把你放在酒里,细细品味你的芬芳!

其实杨万里脑袋是很智慧和灵活的。而且从这首诗我们可以触摸他的乐观。悲观的人执着在失去,比如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安稳,失去了年华,但乐观的人执着于有。我还有些什么。

杨万里按道理他也是老年人了,但是他只是轻巧点了一下,头发掉落,没有办法簪花,但马上转折到,菊花入酒。

看杨万里的诗,你会发现他会寻找各样的生机,比如掉落的荷花瓣,他会想到那是荷花的又一生,开始了小船一样的自在生活。这种生生不息,随时随地发现生命的动感,成为他诗词的特色。那么我们反推他的一生,他不是没有经历过磨难,反而到处都是磨难,但是他善于在磨难中找到人生和精神的出路,并化作无穷的正能量。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菊生不是遇渊明,自是渊明遇菊生。

岁晚霜寒心独苦,渊明原是菊花精!“《赏菊四首》其三

这首诗爽朗别致,层层递进,阐述了菊花和陶渊明的关系。

菊花不是为陶渊明而开的,它们在陶渊明之前,就自然生长,生气勃勃。是陶渊明遇见了菊花呀。正是陶渊明懂得岁寒霜晚的苦,所以他才这么钟爱菊花。陶渊明是菊花的灵魂。

这同样是说的他自己,他自己在大自然中感受良多,荷花是一年四季都能够给人类提供食品,菊花开在最晚的秋天,斗霜雪,绽芬芳,提供给人药材和食品原料。正是他从小看见的是大自然无私的付出和奉献,所以当他进入仕途时,他其实在思想上已经很成熟,作为可以入选帝国的官僚,很多人想的是升官发财,但杨万里另有理想,他已经决定好了,要做奉献的一生。

所以无论是坎坷还是顺境,我们都可以看到杨万里与众不同的气质。他超越党争和门派,调和官僚之间的矛盾,为的是让所有的人都能人尽其才,而对于自己的逆境,他总可以用乐观的方式,找到一条向前的路,哪怕迂回辗转。

但是正是懂得菊花的寒苦和坚韧,他才说自己和陶渊明都是菊花精吧。但实际杨万里比陶渊明更努力。他除了晚年是真正有病不能工作,他可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动不动挂冠,归去来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