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单于为何不像后来的匈奴那样,趁着刘邦被围,打进中原?

2020-10-15 16:31:59 作者: 冒顿单于为何

他不会不知道中原彼时的情况。如果打下了中原,那么得到的不过是断壁残垣。而他身为最高统治者,还要担负起振兴经济的责任,对于冒顿而言,得不偿失。

因为他就不是一个愿意老老实实的坐在皇宫中指点江山的君王,他内心有着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所以,中原对他而言,一点都不适合。只要利用游击战术,不停的袭扰边疆,那么就能够从汉朝手中,拿到好处,何苦还要费尽心机的去征战杀伐。

而且,他对于拿下中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没有信心,去治理好那片异族人生活的土地。

(三)、实力悬殊,高祖被围不过一时疏忽

"且以汉祖英雄,犹输货于冒顿;神尧武略,尚称臣于可汗"。能够得到汉朝的屈服,对于冒顿单于而言,是最好的结局。他既不用费心竭力的攻打,又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即使后来致信羞辱吕后,他们也仍然是"笑脸相迎"。

1. 劫掠式作战,难以承受失败

冒顿单于和西晋的匈奴刘家不一样,后者是在中原耕耘多年,熟悉当地的气候环境,风土人情,而且西晋也正值危机存亡之秋。洛阳武库大火,烧毁了晋军的武器;七王之乱,摧毁了那个王朝的根基。不论是元朝主中原,还是清人入关,中原王朝都已经岌岌可危。

而西汉当时刚刚建立,刘邦的手下将星云集,谋士如云,即使他去世了,国家还能够正常发展。即使杀了刘邦,也是徒劳无功,进了中原也不能保证可以一举摧毁汉朝。后来的皇太极,曾经率军自喜峰口南下,一路打到了济南府,却立刻退回关外。

因为他知道,如果在中原,人家的援军赶到,自己又孤立无援,那么很可能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冒顿单于也一样害怕失败,如果兵败中原,那么自己辛苦几十年建立的功绩,都将毁于一旦。后来的苻坚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没听王猛的话,急着进攻东晋,结果淝水之战惨败,而那些原先跟随他的其他民族之人,都趁机自立。冒顿单于就是害怕自己一败,原先打下的江山会四分五裂。

2. 不打无把握之战

蔡东藩认为"冒顿能出奇制胜,而卒不免为妇人女子所愚,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其实,冒顿没有入中原,并不是因为听从妇人之言。从阏氏说的"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这番话中,不难得知,匈奴无法长期霸占着汉地已经成为共识。

而他们能够围困刘邦,不过是因为刘邦轻敌大意,急于求成。在此之前,汉军已经数次打败匈奴军队,让他们吃尽了苦头。那还是匈奴本土作战,如若长途奔袭中原,肯定会遇到比着多的多的阻力,他们没有信心能够一举称雄。

"单于新破月氏,乘胜,不可击。且得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草原人逐水草而居,当时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低下,冒顿单于领导的匈奴,根本没有什么国力可言。他承受不起大败,故而不敢孤军深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人认为冒顿单于没有杀刘邦,打中原,完全是碍于阏氏的劝阻。可这么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怎么会因为妇人之言就把江山社稷置之不顾。他肯定是有着自己的考量,不打,就是因为打不过。

结语:

"以汉高灭秦、项之威,而匈奴项领,受围平城"。在白登城遭围,的确是刘邦难以洗刷掉的耻辱。不过好在人家将其放了回去,其实如若冒顿一意孤行,执意要先杀刘邦,而后入中原,那么胜负也犹未可知。

毕竟,刘邦一死,群龙无首,内部肯定会出现动荡。此时的冒顿单于再顺势南下,也有一定的可能占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