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曹操同样志在统一、同样功败垂成,却为何都同情诸葛亮

2020-10-16 19:33:59 作者: 诸葛亮和曹操

如果比权量力的话,曹操和诸葛亮都不是一个层级的。曹操应该跟刘备、孙权这些人放在一起比。而诸葛亮只能跟司马懿、周瑜这些人放在一起比。所以,曹操是被历史欺负了的主公,而诸葛亮是被历史拔高了的谋臣。

就目标来说,这两人都是要统一天下。其实质的过程就是武力统一乱世然后秩序输出天下。但是,曹操在后世的口碑不好,而诸葛亮的口碑却极好。

一个原因是曹魏的时间太短,总共才46年。

时间越久的王朝,就越有时间歌功颂德,所以统治者的口碑不会太差。相反,时间越短的王朝,就没有时间歌功颂德,所以统治者的口碑很难太好。

秦朝的时间就很短,所以古人关于秦朝就是各种黑历史。隋朝也是如此,隋炀帝在史书上就是千古第一混蛋。

曹魏政权也是如此,它不仅没工夫给自己歌功颂德,甚至都没机会抹黑对手。因此,三国这段历史中,曹魏不仅自己不够光鲜,蜀汉和东吴甚至都不会太差。因为著史书的是西晋。

另一个原因是后世史书不可能忽视蜀汉和东吴,诸葛亮就一定会被记住。

西晋必须以曹魏为主脉络、以东吴和蜀汉为旁支来叙写历史。因为西晋的统序是从曹魏接过来的。但也是因为自己从曹魏接手了统序,所以不可能把曹魏打扮得太好看。道理跟隋唐和秦汉一样,前代王朝各种功德无量,那你为什么要取而代之?所以,晋人写史也不会把曹操写得太好。

因为三国就是一个割据分裂的时代,所以西晋以及后世怎么也不可能忽视蜀汉和东吴的存在。就是再花枝招展地打扮历史,你也不能说蜀汉和东吴没意义。所以,即便二十四史只有《魏书》,但之前也得是《三国志》。所以,诸葛亮就不是割据诸侯的谋臣,而是王朝丞相,必须会被记住。

再一个原因是魏晋南北朝的豪族士大夫们不会喜欢曹操,因为立场完全不同。

曹操的很多观念,如唯才是举,就是彻底的乱世称雄逻辑。这套逻辑在现在看或许还能接受,但在当时就是彻底地非主流。

诸葛亮讲:亲小人、远贤臣,此所以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这就是标准的豪族士大夫的主流价值观。小人主要是那些出身低微的人,贤臣则是豪族士大夫。你曹操玩唯才是举,不就是再继续桓灵这两个亡国之君的做法吗?所以,豪族士大夫们不可能喜欢曹操,为曹操记传也就不可能太客气。

以上三个原因,就在正史中形成了关于三国的态度: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曹魏不会成为历史的绝对主流;因为割据时间太久所以蜀汉和东吴不会被历史边缘化;关键是士大夫著历史所以曹操的形象不会太正面。

于是,正史中的态度,也就逐渐发展出了民间记忆。这个不用看太远,单看后赵石勒的一段历史评价,就能印证这个逻辑。

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后赵皇帝石勒,喜欢读史书,但连字都不认识,主要靠身边的谋臣读、他自己认真听。听完之后,就做出上面的评价。汉高祖和光武帝,要高大上得多;至于曹操和司马懿,就是: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

曹操的形象在时间距离那么近的十六国时期就已经如此不堪了,后世又能好到哪里去?

正史的这个态度,逐渐发展出了《三国演义》这个民间记忆。《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演义的文学作品,但完全符合低俗碾压高冷的逻辑、完胜《三国志》。

《三国志》毕竟是史书,所以不会太出格。但《三国演义》就怎么极端怎来。而普罗大众只看《三国演义》,没人去翻《三国志》。所以,老百姓的民间记忆,也就成了历史的主流价值。曹操自然就坐实了汉贼的标签,想翻身都翻不过来。

凡人的理解,总是有坏人、有好人的。不管这个认识是否符合真实世界,但这种认识最有效率。既然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就得找个好人,而好人自然是刘备集团。而诸葛亮高大形象,也就有了立起来的可能。

刘备在难逃荆州之后,就是彻底的人生谷底。而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加入了进来。然后,诸葛亮跟着刘备从至暗时刻干到高光时刻,即称雄四川、攻略汉中、跨治荆州。刘备一死,刘备集团再次遭遇挫折,即“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再之后,诸葛亮以疲敝益州北伐中原,而且至死不休。这里面不仅有忠君的故事,也有创业的故事,更有悲剧的叹息。所以,诸葛亮想不被拔高都不行。

于是,即便在唐朝士大夫的认知中,诸葛亮也是历史的模范人物。如杜甫的《蜀相》: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所以,即便目标一致,但曹操的人设要远远差于诸葛亮。曹操老骥伏枥但伏枥老骥溘然离世,虽然很悲情但没人同情。而诸葛亮出师未捷但身先死,因为很悲剧所以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其究其原因就是:曹操的历史人设太差,而诸葛亮的历史人设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