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足足经历了二十个皇帝,尽管皇帝数量不能直接作为一个王朝坚挺与否的指标,但也有很高的参考性。一个王朝的皇帝数量可能会受到平均在位时长的严重影响,比如东晋那些短命皇帝,都传了五六任了,开国皇帝的儿子才刚登基。但哪个王朝都有“超长待机”和命运多舛的不同角色,唐朝的皇帝多,与王朝的强盛必然是分不开的。
这么多皇帝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武则天之前的三位皇帝、武则天控制的两位皇帝以及唐玄宗巅峰后的一群皇帝。这三个阶段各有特色,我们今天着重要聊的就是对唐朝的建立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前三位:李渊、李世民和李治。
南北朝时期西魏政权里的"八大柱国"之一的李虎,应该算是这个李家"登天的基石"。他的儿子李昞跨了西魏和北周两个政权,特别是北周建立后,他有两件事直接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件是他娶了独孤信其中一个女儿为妻,第二件是他被封为唐国公。承袭他唐国公爵位的,就是他的儿子李渊。
后来北周柱国之一的随国公杨坚建立隋朝,杨坚之妻也是独孤信其中一个女儿,本来历史就还处在世家大族把持的阶段,有皇帝、皇后这样的姨夫、姨妈的宠爱,李渊自然得到重用、手握重兵且数次升迁。后来杨坚开创的科举彻底打碎了世族的官场垄断,对天下来说是好事,但对大士族来说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又逢杨广大兴土木民怨沸腾,隋朝将崩,各地四起,李渊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起兵割据一方的。
封建王朝在没有任何封禅和传承的情况下称帝是鲜有的,李渊也不例外。清以前的皇帝一般会把自己的诸子孙派驻到全国各关键城市,特别是长安、洛阳这两都,假如建都长安,便派子孙镇守洛阳,反之亦然。李渊从山西向外辐射,最终攻破了长安城,把杨广的孙子立为皇帝,遥尊远处的杨广为太上皇。这样便显得温和了许多也合理了许多,就好像对隋炀帝说:"你搞得民怨沸腾,让你孙子来做吧,你去养老享福吧。"实际上则是李渊势力暂时无法掌控全国,先立下自己掌控范围内的皇帝再说。
果然,后来杨广被弑,李渊手里这颗棋正统性又增加了几分,就好像蒸馒头,柴火早就点着了,一切交给了时间,等到彻底蒸熟了,也就该揭开锅吃掉了。公元618年李渊把小皇帝揪出来又上演了一次历史上一演再演的禅让大戏。毕竟当时天下群雄并起,会做他这一套动作的不止他一人,"馒头要不赶紧吃就蒸糊了"。
其实说到底,李渊是一直只做到了割据一方,除了从血统上最不该反以外,跟其他割据势力也没什么两样。隋末乱世起兵的多了去了,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并做到一统才是关键。而这一统的任务和征战四方的具体行动,基本都是李世民完成的,也难怪会出现玄武门之变。
不过从看准时机作出关键决断方面来看,李渊确实实力不俗,这一点不光指的是他决定反隋,更体现在玄武门之变后赶紧传位,这样才得以挂着太上皇的名号安享晚年。
关于唐朝第二任皇帝李世民,一般人们对他的知悉度极高,咱们就说的简短一些。李渊时期的关键举动攻破长安,就是他率兵做到的;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等等这些割据势力也是他率兵平定的;对内休养生息、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征服高昌、重创高句丽等文治武功;再加上虚心纳谏、包容万象的那些典故,共同促成了他身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繁荣景象。
然而这份太平盛世最多的元素并不体现在唐太宗时期,毕竟李世民年轻时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征战,一统之初的一些开创性高、难度系数大的事他还得去做,所以这份太平体现最多的是在接下来的高宗李治时期。
李治算是个非常勤快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方面细心认真且有股子不辞劳苦的劲头儿,只可惜其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干着干着也就力不从心了。他在处理政务方面的逐渐被迫懈怠,给了武才人绝佳的走向前台的机会。但不管那些具体决策是谁作出的,总之在李治时期,整个大唐疆域达到了峰值。
李渊起兵反隋、开国立朝;李世民一统天下、开创盛世;李治守成有功、后期失权。唐朝短短地前期三个皇帝,就几乎把一个王朝的路都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