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步行街”,当年广府人从这里闯世界,侨乡历史始于此

2020-09-19 17:30:58 作者: 不起眼的“步

从台山"梅家大院"景区出来,本想直接前往"浮月村",当经过"海口埠"的时候,本只是想停下来拍拍照,但这一停,却有大收获。

台山被称中国第一侨乡,而端芬镇则又是其中的第一,比如,据《台山县华侨志》记载,台山出洋的几位华侨先驱都以端芬人最早,这也是和交通便利性相关的,就是离"出海口"最近。

端芬人习惯把河叫做"海",在大同河与端芬河汇合后出海的地方,便被称为"海口埠",这里曾是"广府人出洋第一港"。

端芬镇及台山其他镇的人,当年就是从海口埠出发,乘坐小驳船,经广海湾,再转船到香港、澳门,最后换乘大船到美国及加拿大。

先侨们从这里走向世界,相对的,海外的物资也从这里上岸集散,再由货商们批发到各个墟市,可以说海口埠就是当地最早的批发市场了,而它建立的初衷也是为了货物的集散便利。

清朝咸丰三年,端芬镇附近的梅、黎、吴、李、关、阮、黄、江、陈、何等十大姓氏家族,筹建了这个墟市,当时叫"十户墟"。

这里曾是洋楼林立,金行、银号、洋货铺、土杂店,药材铺、茶楼、旅店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附近的大同市、汀江墟、山底墟都来这里提货,可谓人潮如织、货如轮转。

如今的海口埠,只剩一条长约五百米左右的街道了。街道两旁的骑楼经过翻新,看上去有点步行街的味道,但游人稀少。偶有几间杂货铺和甜品店外,大部分店铺都未营业,不时有往返台城和斗山的车辆经过,整条街道显得有些寥落,完全没有了昔日码头上客商云集、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

街面上还有间基督教堂"海口礼拜堂",保存得相当完好,走近看了看,似乎依旧正常使用的,据说还是台山最早的一个基督堂。

而原来的码头区却早已不见,打听之下 ,战争年代,日本飞机轰炸之后埠口生意就一落千丈,而码头也逐渐变成了一片滩涂。

曾经的海口埠除了商号多之外,还有一样多,它便是银号多,鼎盛时的海口埠有好几条街,曾一条街上就有6家银号之多。银号多,当然也是有原因的,那便是侨汇多,居民们有此需要。

当年,广东、福建等地海外先侨从海外寄回家乡的家书,他们聪明地将汇款与书信结合起来,在广东五邑地区叫"银信",而在闽南语的地区则叫"侨批",而后来申遗的时候 ,需要有个统一的叫法,便统称"侨批",还是目前中国仅有的10项《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之一。

在海口埠整条街的中部,有间"台山银信博物馆",只需做个登记便可免费入内参观,馆虽不大,但实物展示相当丰富,让人对这段历史能更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几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早期出洋谋生的先侨们大多是文盲,远渡重洋去到发现金矿需要大量劳工的美国、加拿大做苦力,谋求出路,去做苦力的人也被称为"卖猪仔",需要签订契约,是不能反悔的。

《西学东渐》的作者曾在书中记载过他在澳门见到的一幕:"甫抵澳门时,第一遇见之事,即为无数华人,以辫相连,串成一串,牵往囚室......"虽可凭借文字想象,但不如眼见为实来得深刻,而在馆中就有一张华工们到了香港接受体检的一张照片,辫子被系在了高悬的铁丝上。

当年劳工们在美国加拿大,先加入开发金矿,后修筑铁路,一月辛苦大约可赚得30-50美金,除去最基本的生活用度,都寄回了家乡。

在没有完善的邮寄渠道的时代,大多通过水客来寄送"银信",而水客也在粤语中被称为"巡城马",他们来往于重要城市及乡村,为客户递送书信、汇款及各种物品,后来还拓展了陪护华侨回国及出国的业务,也就有了更正式的名称——侨批员。

在馆内,成列着一对箩筐,便是水客递送银信的见证了。水客以前便用扁担挑着箩筐,走陆路或乘船走水路,将银信逐一送出去。

而为了便于同胞融入异乡生活,帮助华侨谋生,清光绪年间的《英语指南》,成为当时非常珍贵的指导书籍,还是粤语注音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