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兴奋?其中里面有个猫腻

2020-10-19 21:31:54 作者: 古人高中探花

在中国的人才任用上,先是五帝时代采用的禅让制,不讲求出生背景,只看重品行与能力,是儒家常常称赞的一种方式。之后又出现了世袭制,两汉时则出现了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文帝在位时期(220~226年),则是采用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虽在不断进步,但始终未能形成比较系统、完备并且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直到隋唐时期,才慢慢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科举制。在唐太宗在位时期,唐朝学院规模和数量都大大提升,而后武则天又增加“武举”,等到唐玄宗时,科举制已经比较成熟了,等到宋代,科举制就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省试和殿试。乡试就是地方政府对当地的人才进行选拔,在乡试中脱颖而出的,会得到一个资格证,而在这个等级的选拔中,第一名通常称为“解元”。

获得资格的人才,会前去京城,参加由中央政府机构主持的选拔。而中央机构的选拔大会通常是由尚书省筹划开展的,所以称为省试,在省试中拿到第一名的,通常称为“会元”。

省试也通过了的,则可前往最后的殿试。殿试则是由皇帝和当朝大臣主持的,直接面试人才,不仅会考究本身的文才,还要问及当世政要和经世方法,并且面对天子,极其考研学子的心理素质。

而在殿试中过关的,就叫做进士,而进士中的第一名,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状元,而第二、第三名分别被称为榜眼和探花。事实上,要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获得进士都是极其困难的,更何况在这能人云集中获得第一名的状元呢?

在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就讲述了一个我们熟知的故事,那就是《范进中举》。一直参与考试几十年都未能中举的范进,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中举后,居然喜极而疯。而范进中的这个举人,在清代“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的排名中,仅仅排到第三,可见在科举中药拿到“进士”等级的第一名“状元”究竟有多难了。

但在历史上,似乎探花郎总比状元郎要跟“吃香”,比如清朝的和珅,就是一名探花郎,而与他同届的状元郎,似乎很少有人知道了。而按道理来说,状元第一探花第三,理应是状元更好,可古时候,大多数人都更加喜欢当探花郎,而非状元郎,这是为何呢?

首先,状元、榜眼跟探花被称为科举考试的“三鼎甲”,其实在才学上,三人相差无几,这个排名几乎就是以皇帝的喜爱来排的。但所谓伴君如伴虎,现在找皇帝喜爱,以后也可能招皇帝厌恶,而状元郎戴着第一名的头衔,就更让皇帝感到威胁了。

第二,状元郎通常会直接受到皇帝的重用,甚至招为驸马,利益关系就直接跟皇帝绑定了。而这在古代风起云涌的朝堂上,相当于失去了其他的选择,状元郎在各方势力中没有斡旋的余地,因而会受到更多的针对和敌意。

第三,“探花”一词本来并非是专指进士第三名的,而是因相貌端庄长相清秀而被挑选出来,去城内采摘各种鲜花,并在之后的探花宴中为状元献花的一个特别的身份,到后来探花才用来专指进士第三名。

但先前的“潜规则”已经形成,故而探花郎通常会是一个长相帅气的男子。在朝堂上长得帅气,从第一眼上看去就让人更加青睐。加上从才学上跟状元几乎没有什么差距,而且还没有太强的利益捆绑,这就给探花郎一个在各方势力中周旋的余地,进而为自己谋求最好的归宿。

也正因此三点,古人反而更喜欢探花郎而非状元,而榜眼则高不成低不就,在人才辈出的进士里,尤其跟状元与探花相比,就更加黯然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