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牧羊人羌族,民族文化为何令人仰视?从多姿多彩的民俗说起

2020-10-20 13:24:12 作者: 西戎牧羊人羌

2.羌族乃“东夷”后裔

相传炎帝曾是上古“东夷”部落首领,但因被蚩尤打败而流落于黄帝部族。如果从这个观点去深入探讨,可以得知羌族其实应该是“东夷”后裔。而这个古老的部落联盟,在周代文献《礼记·王制》中有所记载。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大意为居住在当时社会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过着近似于原始人的生活。因为他们披发文身直接生啖食物。这一点其实也与炎帝的起源息息相关,进而可以得知羌族实乃“东夷”后裔。

通过这段记载,其实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炎帝与黄帝联手打败蚩尤之后,虽然也有大量蚩尤部族迁徙他处,但是最终剩余族人在炎帝的带领下,进一步与黄帝部落融合或者说,古羌族部落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了华夏族。

笔者认为,羌族的起源及形成历史,如果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就是古代社会其他少数民族的形成样板。作为古代西戎、东夷、南蛮、北狄,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支系,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非常值得后世人敬仰的文化体系与民风民俗。

羌族生活习惯及特色文化习俗

笔者认为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华夏大花园中娇艳欲滴的鲜花。在历经几千年的辗转迁徙之后,羌族终于在四川省境内定居,并成为了一个农耕民族。

这种民族经历或演变,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是羌族人却能够以极具性化的民族精神,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羌族文化习俗。笔者认为羌族的民风与民俗,其实也代表了羌族人的性格与处世态度。

一、羌族服饰习俗

服饰或衣服,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人们之所以能够从表面上区分出不同距离,这其中有一个最显著的原因,就是通过服饰去分辨或辨别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格。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羌族服饰习俗,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头饰”。

1.羌族服饰文化之“头饰”

所谓“头饰”,其实就是汉族人说的“冠”,在羌族社会,无论男女都有包头帕的习俗。女性的头帕一般都会被称作“一匹瓦”,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有一点奇怪,但是却可以体现出独具魅力的羌族服饰习俗特征。

“一匹瓦”是一种类似于瓦片壮的“头饰”,主要使用青布塑形并在布面上绣花。然后,再用一种类似于奖牌的银质金属片进行点缀。相比较于白布帕来说这种“头饰”,不仅显得特别珍贵而且更具羌族服饰特色。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羌族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经常佩戴“一匹瓦”。只是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或提出活动中,才会将这种极具民风风情的“头饰”戴在头上。平时她们都会用白布帕包头,这种“头饰”又可以称为“万年孝”。

聚居在不同地区的羌族妇女,在佩戴“头饰”方面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居住在蒲溪的羌族女性就会用黑布包头,然后在黑布下面露出一块白布条,这种“头饰”在当地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喜鹊头帕”。

羌族男性的“头饰” 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羌族女性的“头饰”讲究。他们只一般都会佩戴头帕,黑布、白布头帕是最为常见的“头饰”。这可能与平时经常劳动有很大关系,再一个男性相对来说不太讲究穿戴。

2.羌族服饰

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羌族人,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比较节俭。尤其是在穿衣吃饭方面更为朴素,羌族人的服饰将比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不仅看起来特别简单而且装饰性元素也比较少。

无论男女,大多数情况下都只会穿土布衣服,一般可以分为冬装与夏装两种类型。羌族男性冬季会用土布做成夹袄穿在里面,然后外面则会套羊皮或棉布背心。而女性服饰相比较而言有一些装饰,比如,她们衣领处会镶一排银饰梅花。

二、羌族饮食习俗

1.羌族酒文化

羌族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服饰习俗,而且也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饮食习俗。相比较而言,羌族人对酒的喜爱更为深刻。相传在2000多年前羌族人,就已经会用粮食自酿白酒。

羌族人饮用的酒,一般都会被称作“咂酒”,制作这种酒的主要原料就是青稞。在酿酒时会当青稞炒熟然后放入坛子中,加入酒曲之后封坛发酵一周作用。由于用这种方法酿出来的酒度数比较高,所以在喝这种酒之前一定要加入适量清水。

2.羌族食俗

每个少数民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实都会形成比较独特的饮食习惯。而这种饮食习俗一般都与地域、气候,以及粮食作物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羌族人聚居地盛产玉米、小麦、青稞、荞麦,以及各种豆类和蔬菜等。

相比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羌族人的饮食文化不仅特别浓郁,而且能够获得的食物也比较丰富。日常生活中羌族人的主食主要有,玉米蒸蒸、搅团、洋芋糍粑、猪膘肉等。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吃着羌族美食,喝着咂酒的感觉要多爽就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