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还多次下令,对民间储存的旧钱币进行销毁。以图尽快统一全国货币。故尝论古来之钱凡两大变:隋时尽销古钱,一大变;天启以来,一大变也。"——顾炎武《日知录》
3、 王子铸钱
公元588年十二月,隋文帝命令杨广等率领水陆大军五十万,南下进攻南陈,于公元589年攻灭南朝陈,岭南地方首领冼夫人归顺朝廷。隋朝统一全国。隋五铢在全国通行的政治障碍已经消除。于是,隋朝废除南朝陈的钱币,在南方逐步推行隋五铢。
为了使得隋五铢在全国,特别是在南方迅速流通,隋文帝采用了一个馊主意——允许王子铸钱。为什么是馊主意,下面会进行说明。
隋文帝允许汉王杨谅、蜀王杨秀、晋王杨广分别在扬州、益州、鄂州铸造五铢钱。因而,使得隋五铢迅速在南方通行起来。自此,隋五铢成为全国通行的钱币。
盛世功臣
政治的统一,度量衡的统一,特别是隋文帝时期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政策,极大的促进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与南北朝商品经济萧条,货币发行量较小不同,隋朝时期大量铸造五铢钱。仅仅开皇十八年,隋朝在全国设置并州、扬州、益州、鄂州等地设立的铸钱之炉就多达25炉。铸钱之量,难以计数。堪比汉代文景之治的时候。隋文帝因周氏平齐之后,府库充实,庶事节俭,未尝虚费。开皇之初,议者以比汉代文、景,有粟陈贯朽之积。——《旧唐书》
其中"贯朽"指的是铜钱多年没用,穿钱的绳子都断了。可见隋朝经济的发达,铸钱数量巨大。
成堆的铜钱
与魏晋南北朝的钱币流通量较少,甚至用布帛作为货币不同,隋五铢在隋朝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无论是对外贸易,亦或内地商业,或者征收赋税,铜钱的使用越来越多。六年,将征高丽,有司奏兵马已多损耗。诏又课天下富人,量其赀产,出钱市武马,填元数。限令取足。复点兵具器仗,皆令精新,滥恶则使人便斩。于是马匹至十万。
甚至,极少数官员的一部分俸禄,也以钱币的形式发放。
虽然,隋朝盛行钱帛双本位制,布帛在商品经济中仍然起重要的媒介作用,但是,隋五铢对隋朝的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隋朝灭亡的推手
隋五铢在开皇年间通行全国。极大的推动隋朝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隋五铢的推行,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当然,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还是人的贪心。
制币权利的分散和私铸的横行
钱币的制造,需要严格的工序。需要原材料的统一调配。否则很容易造成钱币成色不同。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先后命令杨广、杨秀等人在全国多个地方铸钱。铸钱所用的原材料当然大多数是就地取材。这就造成各地制造的隋五铢成色不一,不符合标准。
比如,晋王杨广在鄂州所铸造的五铢钱,里面就添加很多贱价的锡镴,使得钱体发白,被称为"白钱"或者"五铢白钱",重量有没有五铢一说,含铜量明显减少了。晋王如此,其他王的五铢钱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王肯定趁机大捞一笔。
白钱五铢
钱币的不规范,使得曾经一度被打压的私铸活动死灰复燃。劣质钱币又开始泛滥。迫使隋朝不得不加大对私铸钱币的打击力度。是时钱益滥恶,乃令有司,括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而京师以恶钱贸易,为吏所执,有死者。数年之间,私铸颇息。——《隋书.食货志》
致命一击
隋炀帝上台之后,生活奢靡,应该是预感钱不够花,所以开始在隋五铢身上动手脚了,这一点他驾轻就熟,当年在鄂州就曾经干过。他发行新的隋五铢,重量只有开皇年间隋五铢的70%,却规定仍然要与开皇年间的五铢钱平价使用。
之后,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东征高丽,巡游江南,一桩桩,一件件,都耗资巨大。早就把他爹留给他的国库掏空了。但是,隋炀帝还要花钱啊,怎么办?
它把主意再次打到隋五铢的身上。再次减轻发行的隋五铢的重量。导致新钱的重量严重缩水。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直笔五铢和曲笔五铢
隋五铢重量的严重缩水,使得一度被遏制的钱币私铸之风又起。钱币数量的增加,加上钱币实际价值的缩水,导致隋五铢信用丧失殆尽。人们甚至开始使用纸糊的钱币。大业已后,王纲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或翦铁鍱,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隋书.食货志》
隋炀帝发行减重的隋五铢的目的,无外乎是以此搜刮民脂民膏。但是却造成隋五铢信用的丧失,导致市面上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加上社会开始动荡,到公元617年,洛阳的米价竟然达到一斗米三千钱的程度,据估算,隋朝开皇年间米价大约为200文一石,这时候的物价这时候的米价几乎为开皇年间的150倍,以至于"饿死者十之二三"。
连年征战,穷奢极欲,物价飞涨,使得民不聊生,饥肠辘辘的民众不得不揭竿而起,聚义瓦岗,掀起大规模的隋末农民起义,最终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推翻隋朝的统治。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唐铸造新的货币"开元通宝",隋五铢被废弃。结束语
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应该有利于国家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能成为个人敛财的手段。隋五铢,因统一国家的需要而诞生,辉煌,却因为统治者一己之私,成为了敛财的手段,而间接导致一个强大王朝的覆亡,并最终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可叹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