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采用分封制?它对明朝发展壮大有什么作用

2020-10-21 18:26:54 作者: 朱元璋为什么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居然开起了历史的倒车,对功臣百般猜忌和加害,对皇室成员百般的呵护,甚至重新启用了已经废除近千年的分封制。

不过,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做出这种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由于元末时局的混乱,贫苦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朱元璋年少时家里人就已经死了大半。

朱元璋到皇觉寺出家的时候,家里男丁就已经只剩下他和哥哥朱重七,以及侄儿朱文正。

在他当皇帝时,整个皇室成员也只有少得可怜的不到50几人,相对而言功勋集团的数量就显得十分的庞大了。

朱元璋对跟随他打江山的那帮老兄弟毫无信任可言,他时时刻刻都在提防着他们。

为了防止为他人做嫁衣,巩固朱家的江山,朱元璋以各种借口屠戮功臣,并且牵连甚广,一时间血流成河,人人自危。

除此之外,他还祭出了分封制这样的大招,所有皇室子弟一律封爵。

朱元璋的7个儿子除了太子朱标以外,全都封为亲王,并且有自己的封地。

亲王的嫡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儿子封郡王;

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爵位,其他儿子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以下又有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除了男丁分封爵位外,皇室女子也有对应的封赏:

皇帝的女儿称公主;

亲王的女儿称郡主;

郡王的女儿称县主;

……

当然,为了防止藩王坐大反噬朝廷,朱元璋也参考了智囊团的意见,吸取了春秋战国、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教训,对藩王的权力进行了很大的限制。

比如,按照朱元璋的设想,明朝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但是,实际上在朱元璋当皇帝的洪武年间,藩王的实力非常强劲,除了一些常见的人身特权之外,他们还掌握着封地的军政大权。

分封各地的藩王们都拥有数千人的军队,还有在封地内收税的权利,足以养兵;

他们在战时还能调动封地周围驻军,尤其是边疆的藩王,如燕王朱棣。

建文帝和他的团队正是看到了藩王对朝廷的严重威胁,才想到削藩,可是手段过于稚嫩,心态过于急躁。

历史上“削藩”的皇帝不少,前有汉景帝、汉武帝等,后有清朝康熙,他们都成功了,唯独明朝削藩的建文帝,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对藩王的权力做了重大调整。

比如:藩王不得拥有军队,不得干预朝政、宗室子弟不得为官,不得从事工商业;藩王之间非经奏准不得见面;宗室非诏不得踏出封地半步,亦不得私自回京,连婚嫁都要受朝廷管束。

等等一系列的限制,基本都是参照朱棣自己成功夺权的经验进行反制的。

不过,在解决了藩王对朝廷的威胁之后,对于他们的其他待遇,朱棣没有再进行削弱。

而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皇室子孙从出生到死亡,一切消费都由朝廷包了。

这样的分封制,似乎对于明朝的发展壮大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除了催生了藩王们的“生殖竞赛”。

到了明末的时候,朱明皇室子弟已经由朱元璋时期的50几人,发展到了接近20万人,不过全都是些混吃等死的废物。

他们什么也不能干,只能眼看着祖宗基业一点点被腐蚀,最后轰然倒塌。

当然,最初设计这一套分封制的朱元璋,怎么也没有想过事情会变成这样,就如同他的铁血治贪手段没能有效遏制官员贪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