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武侠小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侠,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一袭黑衣,一柄长剑,还有一个遮蔽面部的斗笠。这大抵是大多数人心目中大侠的真正印象,英雄大都是神秘的存在,而将其面部遮蔽起来,则更会让大侠的身份显得神秘,更能引发人们的遐想。
许多人或许会觉得,大侠头上戴的斗笠,这是他为了显示身份神秘而将斗笠加以改进,殊不知,这个装束的原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服饰—幂。
一、隐秘的面纱下是西风狂客的初衷
关于幂的起源,根据史料的记载,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而更为有趣的是,这件服饰早期的时候,并不是女人的专属,而是男人的最爱,根据房玄龄所著《晋书》中记载“其男子通服长裙,帽或幂。”就可以看出幂在当时的社会是男人的标配。
当然以上的记述全都来自于《晋书》中记载的吐谷浑风俗,作为胡族部落,吐谷浑所居住的地方大都位于中原以西的荒漠地区,常年气候干燥,风沙漫天,而簌簌的风沙在很多时候,很容易伤到人们的面部,为了遮蔽风沙所带来的伤害,吐谷浑部落发明了幂这种可以用以遮挡风沙的服饰,大大减轻了来自狂风的“亲密问候”。
幂的制作原料大多取材比较实际,斗笠则是采用现成的竹编毡笠,有的甚至还会使用藤席片制作,大致于影视作品中落魄大侠的简陋斗笠相似,斗笠一般分为高顶与开口两种,在斗笠顶上会裱糊一些帛,然后刷桐油用以防雨防湿,考虑非常周到。
斗笠边缘则镶嵌或裱糊一圈黑纱(皂纱),用以遮蔽全身或者头部,这种特殊的黑纱设计也被称为“帽裙”。
二、风靡中原后的辉煌
幂虽然诞生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却并非盛行于此时,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面,始终充斥着华夷之争与夷狄轻贱的思想,因此虽然服饰很实用,但却并不被那个礼崩乐坏,铜驼草莽的社会所接纳。
在历经了几百年的风尘洗刷与沧桑遍染过后,幂的命运开始迎来了辉煌和高光时刻,隋朝的大一统虽然并没有将幂带入时代的正轨,但盛唐的气象,却为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刻,幂才开始真正迎来属于它的历史使命。
到了初唐时期,幂开始发生服饰变革,衍生为帷帽,虽然是新瓶装旧酒,但却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变。
受众的人群渐渐从男人向女人的方向发展,斗笠与黑纱的变化也出现了多种款式与形制,遮蔽面部的面纱可以撩拨,斗笠的材质也步入高贵的行列,缀饰璎珞,穗子已经不能满足当时女人的爱美需求,珠宝,翠玉的点缀则更让改变后的幂(帷帽)增添珠光宝气与雍容华贵。
面部遮挡的黑纱也渐渐开始从最普通的材质向更为奢华的丝织品靠拢,1990年出土的燕妃墓葬壁画中就有用垂丝制成的垂幔,隐约朦胧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神秘与魅惑,俨然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向世人揭示墓主人爱美的天性。
步入盛唐之后,幂的作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有了新的含义,作为女人的首选服饰,节日出游与会见宾客,幂已经成为了不可离身且与人保持距离的重要手段。
唐代虽然是社会风气开放的大一统王朝,但却并不代表女人出门就需要与陌生男人有直接接触,相比于宋朝的“男女大防”观念,唐代的女人出门同样也需要遵从男女有别的禁忌,女人在街上行走,必须要将面部与身体进行遮挡,一则是遵从礼教的男女有别,二来更能使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的身体接触。
三、活动中幂的风采
若说在二百八十九年唐代历史上最出名的体育运动项目,则非马球莫属,上至皇帝臣工,下至黎庶百姓,无人不对其趋之若鹜,推崇备至。
唐代宽松的服饰对于骑马打马球的女人来说,则显得再合适不过,但在长安坊市中的马球场中,让女子直接与男子击球比赛,则显得过于轻佻,有失礼数,因此,帷帽就成了马球场上必不可少的装备。由于采用丝织品制作,使得帷帽比幂更加具有灵动性,在马球场上更能让女子得以灵活施展身手。
四、烈火烹油后的黯然消亡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幂虽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多么突出与显著的发展,但唐代却给了幂一个重生与大力发展的机会,只可惜的是,这个机会只是一个短暂的黄金发展期,初唐时期的幂尚且还能具备流行能力,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掌天下时候,帷帽的出现,已经能和幂平分秋色,甚至在很多时候还力压一筹,虽然帷帽与幂同出一源,但帷帽的大力盛行,让幂彻彻底底开始走向灭亡的边缘,最终在大唐走向鼎盛之后,幂已经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
五、时代的弃儿扬名海外异域
幂虽然没有跟上大唐快速发展的步伐,却也并没有彻底被时代所抛弃,作为大唐忠实的铁粉,日本一直对大唐的文化十分推崇,幂虽然已经被大唐的时代潮流所淘汰,但日本却将这些被时代淘汰的敝履奉为圭臬,甚至沿用至今。
在很多日本现在的日常生活和影视作品中,还常常能够看到日本人佩戴幂与帷帽的场景,虽然形制相似,却颇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无论是从形制还是从美感上来说,都已经不复当年幂真正的风采。虽然日本自称对大唐文化有较好的保留,在实际上却是在它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变革衍生,已经与原先大唐的风格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