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荀子的儒家思想实则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辨证思想,荀子对于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性恶论和法后王的理论思想,这两个理论都突出了要现在进行制度和规矩的建设用来约束世人。所以荀子也被称为儒家和法家过渡性的人物。
法家其实远在商鞅时候就已经为秦国立下了大功,商鞅的法实则为规矩,而这个规矩也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到了荀子的弟子韩非这里,“法”就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韩非是法家集大成的思想家,但由于荀子对他的影响,儒家王道的思想烙印也体现在他的哲学里。
对于韩非来说,世人也都是勾心斗角的利益团体,这是出自荀子的性恶论,所以法就是要限制这些“坏人”不要让他们因为利益来影响国家的发展。
其次法后王的思想在韩非心中非常深刻。所谓法后王是和儒家法先王思想截然相反的,不再推崇尧舜时期的王道,而是以今日大王的王道来做道德标准。这样的思想理念简直说到秦王嬴政的心里去了。当时的嬴政刚摆脱黄老之说、垂拱而治的思想大家吕不韦,而换来的就是一个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王道思想的韩非。
从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到韩非的坚决反对恢复古制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秦国在那时候和其他五国之间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份不同也让秦国持续的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越走越远。
这样的思想对于秦国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皇帝的一言堂有着绝对的助力,也正是成为了秦始皇的一言堂所以也有了后续一系列的问题。
韩非的死让李斯成功上位,但李斯其人并没有在法理上限制嬴政实行自己权力,反倒是配合嬴政进行施政。失去制衡的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更加不再信任古代贤王,加上要削弱那些影响他统治的诸子百家的其他思想,焚书坑儒就开始了。
法家的思想本身是有着社会先进性,士大夫与庶民同罪也是韩非和商鞅的理念。但不断膨胀和放大的法家本就是一个刹不住的机器,苛政和肆意执法就让民怨沸腾,秦国也因此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