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建筑史诗,齐长城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2020-10-22 17:30:19 作者: 齐鲁建筑史诗

中国有万里长城,山东有千里长城——齐长城,它巍峨壮观如一条巨龙,盘旋飞舞于崇山叠嶂之中,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体,2500多年来无声无息地横亘在山东省境内,是一处比秦长城还要早400多年的古代建筑奇迹,被誉为“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然而,作为山东省可与泰山、“三孔”比肩的三组世界遗产之一,齐长城因年久失修、景观可游览性不强等因素,并未获得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的知名度,文化及旅游价值也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是我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长城遗产之一,全长1200多里,凝聚着25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司马迁《史记·楚式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历史上,齐长城见证了齐国与毗邻国关系的复杂演变,通过了解齐国与这些国家的复杂互动,我们可以发现齐长城的营建是动态的,尤其是齐长城东段。最初齐国在与莒地相邻地段修筑关隘,以保证齐国南境的安全。春秋末期为了防备吴越而在沿海一带修筑防御工事,与崂山形成天然防线,战国中后期齐长城则有防备楚国的功能。

齐长城的修筑是为了军事防御,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下的产物。《韩非子·初见秦篇》:“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齐国通过黄河和泰沂山系等天然屏障构筑防御工事来保障齐国的安全。齐长城作为齐国的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齐国历史的发展。齐长城西起济水,沿着泰沂山系向东蜿蜒,直入大海。从西向东将齐国南部的疆域封闭起来,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线。本文以齐长城东段为切入点,探讨齐长城东段的修筑时间、修筑原因以及在齐国内政外交中发挥的作用。

《史记·苏秦列传》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所谓四塞之国也。”这里的“四塞之国”是说齐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泰山、黄河、济水、海洋在一起,构成齐国最重要的天然防线。

齐长城东段经潍坊、临沂、日照、青岛四市向东延伸,他的选址首先是地形原因。长城的选址、布局和施工,首先要考虑与自然环境有机联系。长城是防御体系,强调充分利用自然天险的屏障作用。所以,在山区长城多沿着山脊或山体有利于防守的位置修建。

长城的各种建筑物只有与其军事防御体系相适应,才能起到较为理想的防御作用,有效保卫生存空间。从地貌上来说,长城自西向东经历黄河冲积平原、泰沂山地,齐长城东段自穆陵关沿沂山向东南方向而行,出沂山,经沂沭断裂带到五莲,再往东北方向,经胶南丘陵地区,向东至黄海的冲击平原。“山东省地处东亚大陆的边缘及中朝准地台的东南隅,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地构造位置为齐长城的修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条件。”

东段齐长城不似西段齐长城,东段齐长城所在地貌主要以低矮的山地和丘陵为主,且多呈现南北走向,沟谷切割严重,沂沭断裂带更是南北纵贯山东中部,将其划分成东西两个地理单元。这种地形就决定齐长城向东延伸的过程中,必然不是自西向东依次进行的,而是一段段修筑最后连缀而成。

作为齐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春秋后期的姜齐灵公至战国中期的田齐宣王的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分期逐段完成的”。由此可见齐长城是由点及线逐渐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齐国在春秋时期为了防范莒国在东南边境的重要地点修筑关隘,逐渐在关隘附近形成连续的防御工事,这是齐长城东段的原型;吴国与越国相继北上争霸,与齐国爆发大规模战争,齐国在沿海一带修筑防御工事,渐渐连缀成一段段的防御工事,这便是齐长城东段的雏形;随着吴国与越国的覆灭,代之而起的楚国灭掉莒国之后,使得齐国在南部边境压力倍增,齐宣公时期开始在原来防御莒国的防御工事基础上重新修筑防御工事来防御楚国,并将原来防御莒国、吴越和楚国的军事工事连接起来,这便是齐长城;田齐威王初期,齐国两面受敌,齐威王为保东南边境安全,出兵攻占莒国,并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直到田齐宣王时期,才正式形成了西起济水,东至黄海的完整的齐长城防御体系。

齐长城作为齐国南境重要的完整的防御体系,是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关于齐长城的修筑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齐长城最早见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又记载管子问于桓公曰:“敢问齐方于几何里?”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但《管子》成书于战国年间,再者齐桓公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子·小匡》),整个国家在外交和军事上处于积极主动态势,不需要修筑长城这样被动防御的工事,因此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早期之说不足为信。通过考察齐国南部与诸邻国的关系来看,会发现莒与齐长城早期的修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秋以来,各国之间征伐日益加剧。齐长城作为齐国内政外交的见证,他的修筑历史与齐国历史发展演变密切相关。春秋初年,齐国与莒国的边界线并不长,直到齐灵公时期,齐国灭掉莱国,将齐国的边界扩展至胶东,齐国东南边境与莒国才有漫长的边界线,齐国的东南边境国界线变得不太平。莒国虽是小国,却也不容小觑。

莒国是古东夷少皞部族后裔所建立,《春秋大事表》中记载:“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春秋·隐公二年》“莒人入向”,《春秋·隐公四年》“莒人伐杞”,《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国伐莒遭遇大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袭莒,不仅“伤股而退”,并且莒人杀齐国大夫杞梁。《左传·昭公元年》“莒人灭鄫”,《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君“败齐师于寿余”。莒国能够攻伐其他国家并且能够多次打败齐国,这说明莒国本身实力不容小觑。另外莒国还经常为其他国家的政治落难者提供避难。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由于莒国春秋时期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及其自身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他国避难者提供庇护之所,确保其安全。”能够为其他国家政客提供栖身之所,这也是莒国国家实力的表现。作为春秋时期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国家,莒国的灭亡对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局势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对齐国的边境安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