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培养是煞费苦心的。洪武十年,在自己还青春鼎盛的时候,就让朱标参政,既积累朱标的威信又锻炼朱标的能力。但是朱标可是没法像他老爹那样铁血强硬,毕竟他爹披坚执锐一路杀出来的,身上自带杀气,朱标身上只有书卷气。朱元璋边锻炼朱标,边观察朝局,暗中分析、考虑,开始给朱标铺路了。就如朱标“气势汹汹”地责问他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时,他拿出一根荆条,把上面的刺一根根地拔掉,然后意味深长地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你以后执政拔刺!”
洪武十三年到洪武十八年这五年内,如此密集地发生了3次大案,且株连甚广,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要彻底打击那些对“废除丞相制”不满、甚至心生反抗的文官集团,很大程度,也是一个父亲在尽自己所能在为儿子搬开绊脚石。
有消亡就有新生,被撸掉的旧官僚所产生的空缺,由太子负责选拔,几番换血下来,朱标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想不高都难。这也是朱标当太子期间威望和名声极好的原因。
但人算不如天算,朱标英年早逝了。朱标的死对朱元璋精神上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也直接宣告朱元璋的政治安排要做调整,这就牵涉一个重要的历史大案——蓝玉案。
朱元璋前面杀功臣,很少对武将集团动手。因为武将集团和他老朱家关系比较亲密,交情也过硬,也朱元璋用来给朱标以后保驾护航的。举个例子,蓝玉本身就是朱标的亲密战友,朱标的岳父是常遇春,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蓝玉对朱标的忠心程度更是毋庸置疑,蓝玉曾在某次北伐归来的时候路过北京,观察了朱棣。回京之后直接提醒朱标,朱棣有反意,要多加提防。只是朱标因兄友弟恭的说辞回绝了他。由此可见,蓝玉和朱标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这种皇室内部继承的事也可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随便提。
朱标死后,朱元璋爱屋及乌,把皇位继承权给了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不是不行,但是朱元璋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像培养朱标一样培养他,只能在自己死前,釜底抽薪地帮他降低风险,所以蓝玉这样的老将名臣该出来背锅了。蓝玉对朱标十分忠心,那是因为朱标的能力、威望、关系都在那里,那么对于朱允炆这样一个毛头小子,蓝玉会不会忠心耿耿呢?朱元璋并没有把握,也不行花时间精力去试探了,直接“斩草除根”吧!
就这样,公元1393年的2月,朱元璋终于发动了著名的蓝玉案,蓝玉案中诛杀了一公十三侯二伯,之后颍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弼、宋国公冯胜也被诛杀了。朱标不死,朱棣敢反?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心力交瘁,虽然没有一夜白头那么夸张,但也明显展现了出了一个老年丧子的老人风烛残年的样子。他凝聚最后一口气,干了最后一件大事——杀了蓝玉一大批武将,然后,没过多久,也就精疲力尽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然后,著名的朱允炆同学登上了皇位,朱允炆果然如他爷爷所担心的那样,镇不住场子。一般地,如果一个皇帝没有气场,镇不住场子,那么你就不应该有太多想法。历史上的朱允炆绝对不傻,一个刚刚登基,就能准确把握到自己皇位的最大潜在威胁在哪里的人绝对不傻。(文官武将都被朱元璋收拾了,能威胁皇权的就只有藩王了,这也朱元璋没有考虑周到的地方)朱允炆不傻,但是朱允炆太年轻,年轻人总是容易不知道深浅,太急于求成,所以他要削藩。
削藩这个政治方向肯定没有错的,错就错在实施方案。一帮整天坐在办公室拍脑袋的人,围在一起开个会,就想把人家的饭碗端掉?不考虑别人跟你拼命?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在大明的革命土地上到处插上了革命旗帜。甚至有很多心怀叵测的人借用革命的名义,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比如当时的楚王一家就被逼自杀。本来以为当个王爷能过上好日子了,结果后悔还来不及。
大多数的王爷只能暗地里骂娘,表面上服从,因为不服不行,没实力也没胆气。但燕王朱棣有,他一直成长在前线,过的就是直面生死的日子。既然躲不过去,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就诞生了,最后江山易主,朱允炆生死下落不明。
“靖难之役”之所以朱棣能够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朱允炆不够果断,给了朱棣足够的准备时间;比如朱允炆用人不当;比如被朱元璋下了死命令不得参政的宦官因利忘义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要谈的是如果朱标不死,朱棣敢反吗?
我想说的是,但凡朱棣有一丝理智,他也敢去送死。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朱棣造反的名义就不成立。朱标那样的威望和名声,你清啥君侧?你有什么资格和借口来清君侧?
2、即便朱棣吃了熊心豹子胆,反了。朱棣也只能是鼓掌难鸣,不会有其他藩王会铤而走险地跟他联合,还有可能调过头来对付他。
3、朱棣造反就是找死!朱棣虽然军事水平可以,但是他能好过蓝玉那种百战名将吗?朱标不死,蓝玉这种指定的保镖也不会死。朱棣对战蓝玉,燕地一城对战大明一国,这样的战争会有悬念吗?
所以,朱标不死,朱棣是不敢反的。且不说朱标会不会削藩,削与不削,朱棣也只能默默忍受。一个政权,能否稳定运行,实际上是有很严谨的逻辑的,也需要领导者有与之对应的威望和能力的。不能说朱允炆政治方向不对,但是他的政治能力和威望确实还需要沉淀积累。如果朱允炆能够先平和地叫几年四叔,默默地打几年基础,未必不能削藩。所以,人,不要信什么“锁定目标就抓紧时间去干”这类鬼话,得有了那个金刚钻,再去揽那个瓷器活。要知道,汉朝削藩,经过了几代人的积累和隐忍?寄语:读懂明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