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初,淮军组建完毕,总计兵马6000余人,刘铭传、张树声、潘鼎新、吴长庆为“四大金刚”,李鸿章能够崛起,这四位悍将功不可没。6000兵马,显然无法胜任“东征大业”,且刘铭传等人军事经验不够丰富,没有跟太平军劲旅交手之经历。如此,曾国藩决定从湘军中调拨兵马,归李鸿章调遣,增加淮军东征兵力。
从湘军转隶淮军的悍将,最著名的就是号称淮军第一猛将的程学启:一顿饭局就杀了太平军8位将领,坑了陈玉成,又坑了李秀成。除程学启,郭松林、李长乐、滕嗣武、杨鼎勋等都是从湘军“跳槽”淮军,在江浙战场所向披靡,基本都官至提督(从一品),地位显赫。本文主角,郭松林:从湘军“跳槽”淮军,战斗中被“捻军”砍断左脚。
郭松林,湖南湘潭人,字子美,淮军名将。说起郭松林,很多人都不熟悉,但说到他麾下赫赫有名的“武毅军”,就家喻户晓了。因为,“武毅军”后来出了一位民族英雄——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战斗中,敢于血战到底,后阵亡沙场的聂世成。郭松林,新“武毅军”创建人(李昭庆,“武毅军”创建者,后并入郭松林部),聂士成则是“武毅军”名气之传播者。
1856年,九帅曾国荃在湖南老家招募3000兵马,赶往江西救援曾国藩,首战是吉安,故而称之为“吉字营”。此时,郭松林也在军中,且作战相当勇猛。吉水滩之战,石达开率数万兵马来交战,郭松林率先冲入敌阵,与太平军肉搏,杀敌无数。《清史稿》载:“,邀击于吉水三曲滩,松林首陷阵,多斩获,收复新喻、峡江、吉水。”
1860年,曾国荃围攻安庆,郭松林继续充当先锋,阻击陈玉成军团。收复安庆后,郭松林升任游击,赐号奋勇巴图鲁。不过,游击只是低级武将,郭松林感觉很委屈,地位在李臣典、朱洪章、彭毓橘、刘连捷之下。
1862年3月,为增加淮军兵力,曾国藩从湘军划拨十余营兵马给李鸿章。此时,郭松林主动请求参加东征江浙,“跳槽”淮军,建功立业。不出意外,夺取金陵的一定会是湘军“吉字营”,郭松林也将沾光,分享扑灭太平天国“首功”这块蛋糕,但不是很多。如此,郭松林参加淮军,去上海、江苏建功立业,谋求前途。
4月,李鸿章率淮军东征上海,与李秀成军团交战。此时,军中经验最丰富的就是程学启、郭松林,刘铭传等“四大金刚”还在学习阶段。首战上海,郭松林与程学启充当先锋,与李秀成、谭绍光军团连续交锋,破贼十余万。《清史稿》如是说:“松林从,与伪忠王李秀成伪慕王谭绍光大战沪西,破贼众十万”。
1863年,常熟之战,郭松林再次爆发威力,第一杀入敌阵,与太平军肉搏,染血战衣,太平军死伤惨重。《清史稿》载:“大破三河口贼营,贼争道,六浮桥尽断,尸塞河,水为不流。”就此而言,郭松林确实猛。
参加淮军,郭松林立功无数,击败上海太平军后,被授予总兵职务,解除常熟之围后,被授予提督(从一品)职务,相当于省级军区司令员。可以说,郭松林从湘军“跳槽”淮军,是个正确的选择,若是继续留在“吉字营”,郭松林只能给李臣典、朱洪章等打下手,难有出头之日。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1866年,李鸿章取代曾国藩,担任“剿捻”主帅,淮军唱主角,湘军则成为替补,郭松林继续大展拳脚。1866年12月,郭松林率军追击“捻军”,被遵王赖文光埋伏,死伤千余人,后湘军悍将彭毓橘赶来增援,淮军脱困。但是,郭松林并未服输,继续率军尾随“捻军”,再次陷入重围。
“捻军”团团包围,郭松林下马步战,指挥淮军分三路迎战。但是,“捻军”骑兵优势明显,且由号称“项羽第二,当代骑兵第一人”的鲁王任化邦指挥,郭松林所部4000人,全部被围在阵中。“捻军”骑兵反复冲杀,淮军阵型溃散,死伤惨重,处境危急。
身陷重围,悍将郭松林继续搏杀,结果被“捻军”砍断左脚,不能行动,成为俘虏。幸运的是,此时天色已晚,且“捻军”小兵不知道他就是主将,便将其遗弃在路边,也没有“补刀”。弟弟郭芳珍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被打死,阵亡沙场。
郭松林受重伤,淮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被“捻军”压着吊打。从早晨激战到夜晚,郭松林所部4000兵马伤亡殆尽,有全军覆没之危险。此时,还是“吉字营”老朋友彭毓橘够义气,率3000兵马追杀而来,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与“捻军”肉搏战,拼死撕破防线,将郭松林救出来。《清史稿》记载:“中伏,松林伤足,卧地不能起。将卒不见松林,复闯入阵,负而出之。弟芳珍战死。”
此战,淮军损失将近4000余人,郭松林被砍断左脚,后彭毓橘来援,才侥幸躲过一劫。毕竟是悍将,郭松林伤势稍愈,继续率兵作战。当然,此时刘铭传是绝对主力,郭松林只是配合而已。1868年,“捻军”平定,郭松林被授予湖北提督一职,后调任直隶驻防,抵御列强。
1880年,郭松林在任上病逝,谥号“武壮”,清朝修筑专祠祭祀,并绘像紫光阁,进入“中兴将帅”之列。郭松林死后,“武毅军”相继由李长乐、叶志超、卞长胜、杨玉书、聂士成等统率。其中,叶志超最差,“狂奔五百余里”;聂世成最勇猛,坚决反击列强,阵亡沙场。
参考书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