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备这个人物,恐怕很多人脑海里先会想到忠厚、仁义,包括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刘备这个角色单看长相,就不是个坏人。最有名的一段就是在曹操进攻新野的时候,刘备带着全城老弱妇孺逃难,后边还有曹兵追杀,宁可冒着这样的危险,他也不会舍弃百姓独自逃难,将刘备的仁义彰显的淋漓尽致。
刘备这个人的本事,在我们看来好像并不大,跟关羽张飞赵云那是没法比。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时候,表面上好像三人大战吕布一个,其实说白了就是关羽和张飞两人在和吕布斗,刘备充其量也就是个打酱油的,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就有人认为,刘备好像也没啥本事,若没有了诸葛亮,他最后肯定也成就不了蜀汉霸业。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刘备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这种形象,窝囊、脾气好、忠厚仁德,甚至没啥军事才能,实际上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不比曹操逊色的一代奸雄。
首先关于刘备脾气好,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刘备脾气可比张飞暴躁的多。了解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小说里鞭打督邮这一段,历史上鞭打督邮的其实是刘备,说明刘备这个人很有火气,谁要是惹到自己那就不行,锱铢必报。那么为什么《三国志》里的情节,到了《三国演义》小说中要改成这样呢?其实就是为了显示刘备的好脾气,彰显仁德,小说中张飞打督邮刘备还得拦着,作者这么写其实也是为了凸显刘备的仁义形象。
人们普遍认可刘备的人品,为人忠厚老实,而且对朋友够意思。其实历史上也不是如此,刘备身上有很虚伪的一面,也有非常狠毒的一面。在小编之前写吕布的文章中提到过,刘备这个人表面忠厚,实则是个非常有心机的人。在刘备多次危难的时候,只有吕布这位结拜兄弟伸手帮他,而且刘备每次吃了败仗抛妻弃子独自逃命的时候,他的家人当时都是由吕布照顾的好好的。袁术曾派大将纪灵率十万大军攻打刘备,当时刘备论兵力远不如袁术,这个时候也是吕布出面,“辕门射戟”解了刘备的危难。
后来白门楼吕布被擒,趁曹操解手的功夫,吕布悄悄的对刘备说:“你是曹操的座上客,我是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救乎?”刘备只是点头,却没有说话。吕布心想,当初自己对刘备那可是百般照顾,关键辕门射戟还救了刘备一命,这回该刘备出面保他了。谁想刘备后来却对曹操说道:“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意思就是说,吕布跟着丁原,丁原被吕布所杀;跟董卓,董卓也被吕布所杀,那么现在跟你,你又会如何呢?曹操当即下令处死吕布。
由此可见,刘备此人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忠厚仁义之辈。他这么做,首先是记恨于吕布当时夺取徐州,第二个就是如果把吕布平定了,刘备就有极大可能再回去做徐州牧。所以刘备不仅不忠厚,还比较狠毒,一旦涉及到利益的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
而且刘备也并不是个很忠诚的人,喜欢跳槽。我们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刘备也来凑热闹,袁绍一开始根本不想带他,当时是曹操说:我观这兄弟三人乃龙虎之象,很是威武,是能干事的人。这里大家注意,曹操其实对刘备是有知遇之恩的,要不是曹操,袁绍怎么可能让刘备加入讨董联军呢?可是在后来董卓死后,刘备迅速背叛曹操,跟其他诸侯勾结,还直接跟曹操之间发生很多冲突,后来曹操不计前嫌又收留了刘备。一直到煮酒论英雄这一段的时候,曹操才开始防着刘备了,但是依然给他的待遇很高,而且曹操是非常看得起刘备的,就从那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就能看出。曹操虽然不重用刘备,而且防着他,但是他依然拿刘备当人才,但这时候的刘备已经很有野心了,所以他千方百计地要挣脱曹操束缚,跑了不说,还把当时的徐州刺史车胄给杀了,折了曹操一员大将。
而且刘备这个人心狠手辣。当年益州刘璋也是皇亲,说起来算是刘备的弟弟,当年刘璋千不该万不该,听了账下谋士张松的话,引这位“仁义”的刘备入川,这才真正的引狼入室了。当刘备在刘璋的地盘占据一定的优势后,也有了一定民心,竟然向刘璋提出要借一万兵马,按理说刘备作为客人,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求。当时刘璋也是兵力紧缺,只凑了4000人给刘备,谁知刘备竟以这个为借口,对刘璋展开了攻击。
当然罗贯中是秉承着汉为正统,所以才吹捧刘备。可是我们还原真实历史就会发现,任何一个谋求天下的人,在战术上各有不同,但是在战略上都差不多,如果不是脸厚心黑,很难能够在三国那个军阀争夺的战争中占据先机。所以说刘备如果真是个忠厚仁义的老实人,不可能在群狼四起的情况下,还能获得三分之一的天下。在那个历史巨变的关口,若真是个小说中那样忠厚老实的人,往往也做不到关键时刻的果断,更做不到能以充分的人格魅力统领手下众人跟他一起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