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学习历史时,或者更直观地看一些历史剧时,我们会发现,皇帝有时上朝或者参加一些重大的活动时,都会戴一顶像"珠帘"一样的帽子,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难道皇帝不觉得不方便吗?今天我们便来讲讲这帽上珠帘。
这个像门帘一样的东西,其实是冕旒(liu,二声)这玩意历史可是悠久的,我们看黄帝的画像,就戴上这玩意了,(当然毕竟是后人所画)到了周朝更是日趋完备,可谓是贯穿了中国整个封建王朝,还影响到了周边国家。
既然影响如此之深,如此之广,那就不得不佩服其魅力了。我们都知道,古人特别注重自己的衣着,尤其是越位高权重的,连身上的花纹数量都不能少了或者多了,而这冕旒就象征着天子的权威,连上面的珠子都是门学问。
这冕指的是"帽子",旒指的是帽上挂着的珠帘。
然这旒更是根据人的地位以及参加的活动重要程度来决定数量。比如按地位划为"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也就是说只有皇帝才能用12旒,每旒12珠,层层划分,十分严格。
而根据活动重要程度——天子祭社稷五祀着五旒,祭山川7旒,享先公服冕9旒,祭祀上天和吉服12旒。
而为何会有冕旒制度呢?难道就只是因为强调级别吗?强调皇权不可侵犯,皇帝就是独一无二的吗?这其实只是一方面,但更主要是为了时时刻刻地提醒帝王,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场面时,皇帝戴上冕旒,一旦有这么慌张激动的样子,就会使得这些冕旒打到自己,从而也时时刻刻提醒着皇帝,坐着坐相,走有走向,要端着,要有皇帝的样子。
再有一点便是戴上冕旒,也使得皇帝的表情不被大臣所看清,喜怒不形于色,要知道能在朝堂的混得如鱼得水的,哪位不是人精?皇帝的一点小表情就能被这些人捕捉,如果这些大臣就是为了讨皇帝一人的欢心,那这样的朝代估计离玩完也近了。
更值得一说的,这帽子的两侧各有一颗玉珠,被称作"允耳",也就是让皇帝时刻要保持清醒,不要听信谗言,而冕官上的面板,名作"延",一般作前圆后方的形状,意为"天圆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