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的“皇帝犬”到刘邦的“功犬”,历史上“狗官”的来历?

2020-10-04 20:36:09 作者: 从秦始皇的“

据说,东汉皇帝汉灵帝喜养狗,且常常呼之为“爱卿”,并为之冠冕绶带,百官哭笑不得。后来,人们以“狗官”来表示对官员的轻蔑。

对这则故事,大家以为传自野史,其实不然。

而且,这也不是汉灵帝灵光突现,而是有真实历史渊源的,甚至要追溯到秦始皇之前。

远在周朝之前,古人就开始养六畜,分别是马牛羊犬鸡,它们既是祭祀的需要,也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狗的作用在其中尤为重要,不仅有烹用,警卫,追踪的作用,还起到祭祀,辟邪,治病的辅助效果,简直是居家旅行的第一良伴。

据《史记.秦本》记载,“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磔狗邑四门也”。当时流行瘟疫,秦德公就令人在四个城门口,用狗血来抵御瘟疫的侵袭。

在《韩非子.内储说下》中,“燕人的妻私与士通,燕人早自外回,因向左右问‘无客?”左右皆答曰无,妻遂于众人说‘夫惑也’,以狗矢沐之。”

所以,千万不要笑话印度人用“牛屎”祛病这个事情,在战国时期,古人比他们做的还绝。

至于看家护院、狩猎和追踪的本领,古人对此更是了如指掌。在《礼记.少仪》中,还曾专门记载牵狗外出狩猎的贵族礼节,这里就不一一提了。

在秦朝,也有专门养狗的官,和孙悟空的“弼马温”一职大同小异,这些人被称为“宫狡士”和“外狡士”。

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狡,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

古人找不到这种名为“狡”的兽,就把狗当作其后代,认为在宫廷或家中养狗,可以帮助国家兴盛。于是,秦朝的王公就开始养狗,并专门为此设置了官职。

宫狡士,是专门在宫廷中帮助皇帝养狗的人;外狡士,是在官府中养狗的人。

这些都记载在《秦简》中,今人甚至还发掘出了“狡士之印”、“尚犬”等官印。

到了秦始皇,他曾专门养一种犬“皇帝犬”。据《秦简》记载,“王犬曰皇帝犬”。

最有意思的是,为了养狗,皇帝和大臣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厨子,专门为这些狗准备狗粮,且封这样的厨子为“弄狗厨”,也颁发官印。

可见,在秦朝的时候,已经养狗成风,而且狗的地位远超其他家畜。

汉高祖刘邦爱吃狗肉,这个人人都知道。

史学家认为,刘邦之所以吃狗肉,也是对狗的地位如此崇高不满。毕竟,人活得不如狗,在哪个时代都不应该是正常的现象。

等刘邦做了皇帝,他也变了,而且这变化是从萧何身上引起来的。

据《史记.萧何传》记载,刘邦打败项羽夺得天下后,按功行赏,众人对萧何为相不服气,刘邦就劝大家说:“夫猎,追兽者狗也,发指令者人也,诸君追而得兽,功狗也;萧何,功人也。”众人听了,面有赭色,这才认可萧何。

这里,刘邦把其他有功劳的大臣比喻成追捕野兽的猎狗,而萧何就是那个下指令给猎狗的人。

这段话中的“功狗”,就是“狗官”最早的雏形,比秦始皇的“皇帝犬”更近一步,指明了大臣将领皆是皇帝的猎狗、功狗!

自从做了皇帝,刘邦也不再吃狗肉了。

尽管刘邦曾经强烈反对把狗的位置提得比人还高,但是,他做了皇帝后,也要尊重传统和礼仪。所以,他听从萧何的建议,恢复了《周礼》中祭祀的礼仪,也开始在宫中养狗,并沿袭秦朝的制度,封官专厨。

狗肉吃不了,但刘邦的恶作剧从来不缺乏。

自从当上大王后,仍常常有大臣带着公文来询问刘邦这事如何处理,那事如何处置。刘邦发怒,大骂:“汝等功狗也,何曾见主上噬人乎?”

这句话骂得狠,自此,刘邦处理的公文就少了很多,其洋洋自得,不知大祸在其子孙。

到了汉灵帝的时候,他就真的给“狗”封了官,引起大臣的公愤。

据《后汉书.灵帝纪》记载,“上于西园弄狗,着进贤冠,带绶。”

汉灵帝很荒唐,因为不满大臣对他絮絮叨叨地说教,比他祖宗刘邦做的还绝。

他干脆在宫内设了一条街,后宫在此摆摊做生意,他则牵着带着官帽的狗在里面游逛,还不时地喊一声“爱卿”!而围观的嫔妃太监,则笑嘻嘻地追着喊:“来看狗官啦。”

当时的大臣听说后,十分气愤,纷纷指责灵帝荒诞。

可是,汉灵帝不愧是汉朝有名的昏君,他做得更绝的还在后面,并终于引发了一场席卷东汉的风暴。

据《袁山松书》记载,“光和四年,上又于西园弄狗配人。”

这已经不是荒诞了,而是侮辱人了。所以,在东汉末年,大臣们离心离德,内外皆有大臣造反,最终覆灭了大汉王朝400年的国祚。

这正是祖宗作孽,子孙遭殃啊!

在现代人的家庭中,很多人也养狗,这是因为狗的忠诚、警觉和守护功能一直没变。可以说,狗是所有家畜中最忠诚的,也是最有灵性的。

但是,把动物的位置提高到与人等同,甚至污蔑性地冠以官职,这就是对人格的侮辱了。

所以,刘邦当年一句不恰当的比喻,最终在子孙身上被放大,导致大臣们离心离德,最终失了汉家江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