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设有4个藩王,为何最后只剩下“三藩”?另一个哪去了?

2020-10-05 06:11:00 作者: 清朝初期设有

“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这是康熙帝在平定三藩之后写下来的诗句,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那种喜悦之情。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在清楚分封的藩王,明明有四个为什么后来变成了平定三藩呢?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三藩以外的藩王孔有德的故事。

孔有德出生于1602年。在1621年加入军队之前,他一直都是一个平淡无奇,毫不起眼的矿工。孔有德也十分珍惜自己能够参军的机会,所以他在战斗中都表现的英勇善战。需要他冲锋陷阵的时候绝对不会往后退一步。正是因为他这些突出的表现,所以孔有德才一直都能得到升迁的机会。1619年萨尔浒战役爆发,经过这次战争之后后金政权迅速崛起。1628—1644年,东北地区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后金的势力范围。

1631年,孔有德发起了吴桥兵变。1632年的时候,孔有德又带着军队去攻打登州。当时的登州守卫还认为自己能够招安孔有德,所以他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他的说服之下,孔有德终于带着以前的旧部去见了皇太极。1636年,孔有德被皇太极封为恭顺王。

孔有德受风之后可谓是忠心耿耿,他一直带着自己的军队去各地帮助清军平息叛乱。客观的来说,如果没有孔有德,清军入关之后也不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统一王朝。1646年,拥有赫赫战功的孔有德被封为平南大将军。

但是这个以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却在桂林栽了跟头。虽然清军入关之后,很多人都选择了投降。但是大明王朝也仍然存在一些非常有细节的人士,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志向,宁死不屈,而且这部分人大多数都集中在南方。以至于当时甚至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称号,用来指代这些人,那就是“南明”。

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空有的会在桂林屡屡受挫。因为那里不仅有相对强大的军队,那里的人们都怀抱着必死之心跟孔有德作战。在桂林战役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便是兴安县严关之战。当时南明的将士们采取了一种非常难攻克的象阵,孔有德无计可施,久攻不下。

战局一直僵持到七月份,当时明朝的将士们已经开始打造云梯准备攻城了。孔有德在战争中被射中了一箭。而且他自知已经无力扭转战局,所以并自刎了。他的儿子也在逃跑过程中被明朝的将士们俘虏,后来又被处死。不过好在他的女儿侥幸逃过一劫后来还被太后收养。

清朝感念孔有德的战绩和以往的贡献,于是就给了他一个“武壮”的谥号。尽管清朝政府对孔有德抱有一种肯定和赞许的态度,但是这些都不能换回他的生命。所以孔有德无缘日后的荣华富贵,也无缘于三藩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