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5 有科潘第一王形象的焚香器
科潘的考古工作,在1892年的时候就开始了,但那时正是中国最悲惨的时代、不断签订屈辱条约的时代。那个时代西方世界快速发展,开始对世界各地区的文明进行研究,包括各种探险活动。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整个玛雅世界被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个时期有一位英国探险家,在美国获得了外交官的身份。他带着一位非常好的画家,开始了对中美洲的游历。他们参观科潘遗址、帕伦齐遗址和奇琴伊察遗址,出版了非常精美的画册。画册出版以后,大家就好像重新发现了一个失落的非常精彩的文明。哈佛大学碧波地博物馆从1892年开始对科潘进行系统的、长期的考古工作,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2014年我们去科潘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当时考古界正在进行一个很大的学术项目,叫“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是这个项目的秘书长。当时设计了一个课题,就是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对比,让我们通过对比来认识中国文明的特征。做这个课题时,大家都深深感到,我们对世界文明的研究非常薄弱,特别是出自考古学家的研究几乎没有。我们有一些埃及学家和研究两河流域古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学者,一般是通过文献来进行研究,还有很多是用外国的基本考古资料进行研究。中国的考古学家,从没有在世界的其他文明地区进行过考古工作。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哈佛大学的费什(William Fash)教授是很有名的玛雅学家,当他还是哈佛大学一名博士生的时候,跟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关系非常好。张先生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在已经去世了。费什对中国学者非常有感情,所以特别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科潘访问,并与我们讨论是不是可以开始对科潘的发掘。后来经过多方努力,2015年这个项目就立项了,我们到科潘进行考古工作。这是中国的考古学家第一次在中美洲进行自己主持的项目,甚至也是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在另一个世界文明的中心开始自己的考古工作。
科潘河两侧是丘陵、山地,科潘河谷比较开阔,所以科潘王国的首都就设在这里。科潘的核心区有广场、球场、金字塔,还有王宫区。贵族的居址在王宫区附近。我们选择发掘的地方,就是贵族居址,叫Las Sepulturas,就是众坟丘之地,因为以前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墓葬。我们具体发掘的遗址,就在它的东北角的位置,是贵族居住区里最大的一个院落。图20是我们从空中用小飞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方形的院落,中间是我们还保留的、四边都有石头的建筑;南面有一个门,从南门进去,是一个广场,依次是北侧建筑、东侧建筑、西侧建筑,南门的两侧是比较低的建筑。
图20 航拍的方形院落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东侧部分进行了发掘,包括东侧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这个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发现,包括石榻。玛雅的房子有点像我国北方农村的房子,进入房子以后有一个土炕。玛雅的房子中有用石头砌成的炕,石头炕的外面,镶嵌着经过雕刻的石头。这个石榻上刻着白天的太阳神、夜晚的太阳神,还有月亮神、金星神的形象,是很有名的精美石榻。图21这个建筑上有精美的雕刻,门两侧有风暴神的雕像,上面有三个玉米神的形象。图22是其中一个玉米神的形象。他戴着羽毛装饰的帽子,两侧表现的是水莲花的形象,表示复苏和生长,还有下垂的羽毛。玉米神重生以后,带来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雕刻表现的是这样一个场面。
图21 88N-11房址66S(即南殿)正面复原图
图22 88N-11房址66S正面上部三尊玉米神雕像之一有了这些发现,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院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这个项目就是要上部三尊玉米神雕像之一对院落进行全面的发掘,这样就把整个院落全都给解读出来——它的发展、变化,住在这个院子里的贵族家庭,院落主人和王室的关系,他自己的故事……我们从这个贵族家庭的变化中,又会了解科潘王国。
考古第一步工作是测量。我们要对整个遗址做测绘,对地形地貌做记录。我们第一期的工作,是先对北侧建筑进行发掘。考古上,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探方”这个词,我们会把整个发掘区,分成一个一个的方块进行发掘。各个地区的探方面积是不太一样的,根据实际情况会有变化。在科潘遗址,我们用2米乘2米的方块进行发掘。图23中可以看到拉的这些线,用全站仪测量以后,很准确地布置了探方,然后在发掘前先画图,把所有的石头、各个遗物都要画下来。原来的绘图工用的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传统的拉水平线,用钢卷尺测量,用那样的画图方法绘制。我们去了以后,介绍了一种新式的照相方法。现在有一种软件可以通过照片生成一个探方的三维图像,而且还可以从中提取正投影像,然后用纸蒙在正投影像上,就可以直接绘图(图24)。绘图以后再到现场进行修改,这样就可以很快地获得准确的探方图案,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每一个探方都会有大量的资料。发掘之前画图,往下挖一层以后再画图,这样要对整个发掘做很详细的记录。我们发掘出土的遗物,都要系上标签,上面写上编号,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所有清理出来的土,都要过筛子,看里面有没有细小的器物或者动物的骨骼。我们对这个建筑也采取了打隧道的办法。虽然这不是像金字塔那样很高大的建筑,但是我们为了了解它下面的早期建筑,也采取打小隧洞的办法。通过一系列的发掘,完成了对整个北侧表面建筑的发掘,还完成了对这些隧道的发掘,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北侧建筑的发展演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