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过五旬,在世的皇子也不多,为何还要将其中两位过继出去?

2020-11-04 08:16:17 作者: 乾隆年过五旬

乾隆皇帝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历史上实际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时间最长的帝王,同时他也是最为长寿的帝王。在他漫长的人生中,一共诞育了17位皇子,虽然这一数字无法与其祖父康熙皇帝比肩,但在清朝时期的帝王之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了。

而在这17位乾隆皇子中,有两位被乾隆过继给了其他的皇室宗亲,他们分别是被过继给履亲王胤裪的皇四子永珹,以及被过继给慎郡王胤禧的皇六子永瑢。

乾隆之所以会将自己的皇子过继给他的叔叔们,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皇权统治的需要而实施的怀柔之道,只不过令乾隆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他这种过于自信的“大方”举动,也在日后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早在乾隆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就主持将自己的弟弟弘曕过继给了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果亲王胤礼。

胤礼是除了怡亲王胤祥之外,雍正最为器重和信赖的兄弟大臣,并且雍正去世前,还将其任命为辅政大臣,委以了“托孤”重任,而胤礼也在帮助乾隆顺利完成权力交接与过渡的过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极力尊崇。

乾隆三年(1738年),胤礼去世,乾隆皇帝除了以极高规格将其下葬外,还将雍正的幼子、也就是他的弟弟弘曕过继给了胤礼,袭承了果亲王的爵位。

而乾隆皇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通过保留胤礼“果亲王”爵位名号的方式,表达对于胤礼的崇敬与感念之情;另一方面,乾隆这也是在昭显自己的仁君形象,以安抚、拉拢其他的皇室宗亲,从而确保宗室内部的团结,维系皇权统治的稳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实际上,乾隆将皇四子永珹过继给履亲王胤裪,将皇六子永瑢过继给慎郡王胤禧,目的也是如此。

尽管胤裪与胤禧,在权势、地位与朝堂影响力上,无法与身为辅政大臣的果亲王胤礼相提并论,但是他们这二人毕竟是康熙皇帝的皇子,乾隆皇帝的叔叔,也受到了雍正、乾隆两代帝王的册封与任用,他们还是有着一定的成绩与贡献的,所以理应得到褒奖与尊重。

更为重要的是,按照清朝时期的制度,这些皇室宗亲都是担任着旗内职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手中掌握着一定的部众与财富。于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乾隆让自己的儿子们袭承其他宗室的爵位,既能给皇子找寻到一个好的安排与归宿,同时也有助于将权力进行回收,从而加强对于八旗内部的管理,以进一步维系皇权统治的根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乾隆之所以选择将永珹和永瑢过继出去,也是因为乾隆并没有将这二人作为自己的继位人选。

一直以来,乾隆皇帝都希望其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嫡子继承皇位。乾隆元年(1735年),登基不久的乾隆皇帝随即通过“秘密立储”,确立了其嫡长子永琏的皇位继承人资格。

然而,仅仅两年之后的乾隆三年(1738年),永琏就因风寒早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又准备将同样是由富察氏皇后所生永琮,确立为自己的接班人。

可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不满两岁的永琮也因病夭折,紧跟着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氏皇后溘然长逝,这就使得乾隆皇帝想让由富察氏皇后所生的皇子来继承皇位的想法彻底落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之后,还有一位皇子也被乾隆皇帝给予过厚望,他就是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五阿哥永琪。

永琪是乾隆皇子中难得的文武双全,并且还曾在圆明园的火灾中,背着乾隆逃出火场,算是对乾隆有着“救命之恩”,而乾隆也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将年仅24岁的永琪册封为了亲王。

只不过,永琪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就因病去世了,对此乾隆皇帝是遗憾不已,甚至直到二十多年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乾隆会见马戈尔尼的时候,还在不断提及永琪,足可见乾隆对于永琪的思念。换言之,如果永琪真的能活到乾隆去世,那么将有很大概率是由永琪来继承皇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此可见,当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将永瑢过继给慎郡王胤禧,以及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永珹过继给履亲王胤裪的时候,永琪尚未去世,毫无疑问乾隆是将永琪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选,对着二人并无这方面的想法。

与此同时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候的乾隆皇帝刚过五十岁,他也自认为还能诞育更多的皇子,况且此时除了永瑢和永珹,尚且在世的皇子其他六位,所以乾隆皇帝才会如此“大方”的将这两位皇子过继给了其他的皇室宗亲。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皇帝的祖父康熙,在五十岁之后一共诞育了6位皇子,然而,乾隆皇帝在将永瑢和永珹过继出去之后,他也仅仅诞育了一位皇子。与此同时,随着乾隆皇帝的年龄一天天增长,他也不得不开始面对“立储”问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