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而不实的文官典范海瑞

2020-11-04 23:41:23 作者: 华而不实的文

这部分说的是海瑞。对海瑞有什么印象?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海瑞是个清官,不收贿赂,其次断案如神,类似包拯。官僚机构

在学经济学时,学到了公共选择学派。这个学派的重要人物图洛克对官僚机构有非常独到的总结。

官僚机构是个中性词,这个机构大概有三个特征:第一,组织中雇主和雇员不从这个机构的收入中直接分配收入。

第二,这个机构中,至少一部分营运资金不来自于他们的营运活动,钱从别的地方划拨来。

第三,官僚体制下的每个人,他的绩效评估基本上由他的上司决定。上司怎么看你,会在根本上决定你的前途。

上司离他越近,对他影响越大。他的上司离他越远,哪怕职位更高,对他影响也小。

在这个体制里,他们也追求金钱,但不能直接追求金钱。国外人把它叫做3P,分别是权利power,办公津贴parks,照顾下属的机会patronage。

就是无论做什么,有野心很重要,尤其是在官僚体制中。但这个体制中,升迁有一个另外的标准就是谦逊。

作为一个聪明有野心的人,最需要表现的就是谦逊,越聪明越谦逊,而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反而是没有野心的。

在这个体制中的人要想活下来,就必须得到上司的认可。官员体制的内部,会进行一次次筛选,不断的淘汰掉不合适的人。

只有那些符合上司意愿的人,才能在一次次的筛选中活下来,在体制中存活。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科长,要先当上科长,要成为一个伟大的议员,就要先当上议员。

不管在进入官僚制机构之前,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愿望。经过一次次的洗礼之后,能剩下来的都是在想法、经验、态度上非常接近的人。海瑞的故事

海瑞也符合这些特征,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个例外。他不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可以挂在一个完美的道德标准上,行不通就打折。

首先他颠覆了断案如神的印象,他曾做过知县,书中就是引用了一段他断案的标准是:

在一个案件中,如果有疑点,那么宁愿委屈哥哥,也不要委屈弟弟,宁愿委屈侄子,也不要委屈叔叔,宁愿委屈富民,也不要委屈平民……

这作为道德标准挺好,但做断案标准就有点荒唐了。那出现冤假错案是常态,应该是自古以来。

儒家几千年前创立的这个教派,想让他完全符合几千年后的社会状态,也太强人所难了吧。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看一个明朝的小说,为了增加趣味和可读性。巧的是我在这两本书上看到了同一个故事情节。

主角遇到了一个嚣张的官二代,于是把对方就是捉拿,揍了一顿,并且没收了他全部的财富。那怎么应对官二代的爸爸呢?

于是就写信给他:我这里捉拿了一个冒名顶替你儿子的人。我知道你是个为官清廉的人,第一,不会纵子行凶,其次,没有这么多钱让儿子挥霍。

小说里的是主角,《万历十五年》中的就是海瑞。再有明朝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口不对心,嘴上说仁义道德,心里想的是物质财富。

但是会做表面文章,到了一个地方,钦差会说例行节俭。一般是没人当真的,但海瑞不是一般人,于是他当真了,就命令在他辖区里的所有人,不许摆大鱼大肉的。

那他之所以活下来,没被淘汰出文官这个群体,是因为他言行一致,清廉正直。更是因为命运站在了他这边。

换到现在,应该说,是个标准的欧皇,运气好到爆。幸运女神就站在他旁边,让我这种非酋羡慕死了。

因为他的对手是严嵩的手下,严嵩刚倒台,对手被确认为坏人。躺赢的感觉,真的太爽了。于是海瑞被升官了。

升官之后,他开始了新的作死之旅。就像皇帝上了奏折说,皇上完全不行,从性格到人格,到为人父母,到处理朝政,全部都不OK。

嘉靖是个比较自恋的皇帝,但他是皇帝啊,于是就给海瑞找了个新家,名字叫做东厂,准备把他绞死。

其实海瑞在写之前,就知道自己会死,把周围的人都遣散了。幸运的是,嘉靖要驾崩了。

隆庆帝登基,大赦天下,这个时候就要重新给海瑞的官做,因为海瑞的名声太大。不给他官做不行。

但又不能让他掌握实权,因为他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关键是他爱用这套标准要求别人,不光是自己。

这样就做不成什么事,也就没有办法负责任,那这样,怎么能委派给他重要的职位,重要的事情呢。

给他的都是好看不实用的,海瑞肯定想掌握实权。于是他给皇帝上书请求罢免,这样看海瑞也精通权术,有政治敏感度。

因为他知道他的名声太好,朝廷肯定不想因为罢免他,受到舆论的谴责。于是同意了,他出任了一个重要的官职,负责监察。

有见识的人就知道,这种人在上位做不了多长时间。果然如此。。。。。。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谢谢你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