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聚众谋反,张良劝刘邦:快重赏你仇人!却换来400年汉朝江山

2020-11-08 15:22:33 作者: 功臣聚众谋反

经过三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成为了天下的主宰。正所谓打天下犹如做蛋糕,而坐天下就像是分蛋糕。臣子们之所以为刘邦披荆斩棘、亲冒矢石、刀头舔血,就是为了得胜后的封侯拜将,光宗耀祖,享受永世的富贵。

打天下易,坐天下难。在封赏功臣方面,最难的就是公平。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勋时。功臣们平时可能会退让,但对于封赏却一步也不能退。原因无他,正是因为他们的功劳,都是豁出命取得的,凭什么让给别人。

刘邦每次召开庆功宴,功臣们总是为了功劳而争论不休,说到激动之时,甚至拔剑击柱。把好好的宴会搞得乌烟瘴气。刘邦首先封赏了20多人,包括萧何、曹参、夏侯婴、张良等亲信。其中曹参、张良所封的户数都过了万,简直令人咋舌。

刘邦的封赏令一出,很快引发了很多功臣的不满。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的复道上遛弯,突然发现一群功臣三五相聚,坐在地上议论纷纷。于是,疑惑的刘邦找到了留侯张良,问起了原因。

谁知张良竟说:“他们是在聚众谋反啊!”听了张良的话,刘邦大惊失色:“天下刚刚安定,这些家伙为何还要造反?”

张良回答:“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简单翻译就是:陛下之所以能以布衣之身攻取天下,都是靠着这些功臣。如今陛下刚刚当了天子,却先重赏萧何、曹参等亲信。不仅如此,你还诛杀了平生与你有仇怨的人。由于亲信封赏太过丰厚。他们盘算,天下恐怕不够封。这些战场上打出来的人难免有过去得罪过你的,他们不但担心不能受封,而且担心秋后算账,所以相聚谋反。

那么这些功臣,真如张良所说,是在聚众谋反吗?在笔者看来,未必如此。但是忧虑和不满,肯定是有的。张良之所以说他们谋反,故意说得那么严重,是为了让刘邦提高警惕,避免可能到来的风险。

最终张良的计策果然奏效,刘邦果然非常忧虑,于是便像往常一般询问张良:“为之奈何?”

张良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陛下平生最恨,且群臣皆知的人是谁?”

刘邦想了想:“恐怕是雍齿这孙子!我在布衣之时,就和他有仇。我起事之后,又多次陷我于窘境。如果不是看在他功劳比较多的份上,我早就杀掉他了!”

刘邦为何最恨雍齿呢?原来在反秦战争之处,刘邦在丰沛地区起兵。其后,刘邦带兵出征,让雍齿留守丰、沛大本营。谁知雍齿素来轻视刘邦,他二话不说,便投靠了重新复兴的魏国。刘邦怒火中烧,带兵攻打丰邑,却怎么也攻不下。

失去了老巢,刘邦被迫放弃了自己军队的独立性,前往薛县投靠了项梁。有这条罪过,足够雍齿死100回了。在项梁的支援下,刘邦打败了雍齿,而雍齿北上投靠了赵国。楚汉战争时,韩信、曹参等人攻灭赵国,雍齿再次归降刘邦。

当时正值用人之际,雍齿又确实有才能,因此刘邦并没有杀他。在楚汉战争中,雍齿又立下不少功劳,如果就这样卸磨杀驴,或许确实不好。因此刘邦虽然想除掉雍齿,却一直没有理由。

然而张良却说:“你必须赶紧封雍齿为侯。如果连陛下最恨的雍齿都封了侯,功臣们必然人心自坚!”

刘邦一听,认为有理,于是立即将雍齿封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听说雍齿封侯,功臣们果然放了心,纷纷说:“连雍齿都封了侯,咱们可以放心了!”

刘邦的举措汉帝国的统治却变得稳如磐石,虽然中间经过了一些波折,但仍旧保持了440年的国祚。

从实质上来说,刘邦封赏雍齿,实际并不是那么公平。毕竟雍齿曾背叛刘邦,而且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再次回归汉军阵营。封赏雍齿,对于那些始终忠诚于刘邦的功臣,实在是不公平。

然而必须要说的是,公平并非只有忠诚或亲近程度一种尺度,功劳也是一种尺度。从忠诚度来说,雍齿根本不应该封侯;但从功劳上来说,雍齿封侯又绰绰有余。

在封赏亲信萧何、曹参之后,功臣们皆以为刘邦是以忠诚,而非以功劳为尺度进行封赏,因此人人自危,都感到刘邦太过偏袒,不公平。因此张良献出奇谋,让刘邦封赏仇人雍齿。而这就给其他功臣一个信号,刘邦封侯看的不是关系,而是功劳。

由此可见,刘邦果然领悟能力超群,权术能力无人可比。一般来说,玩弄权术并不可取。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而且加上一定的限制条件,权术也有现实意义。

所谓权术的“权”,并非指权力,实际指的是权变。不同情况,就要用不同的“术”。在功臣们人人自危时,刘邦以功劳为尺度,稳住了功臣们的心。当功臣们封赏完毕后,刘邦又以忠诚为尺度,封赏了忠心于项羽、曾多次痛揍汉军的仇人——季布;诛杀了背叛项羽,曾在战场上放过自己一马的恩人——丁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