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抗倭将领戚继光,相信很多人听到都会为之一振。因为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在明朝的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戚继光硬是带领着戚家军,在明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戚家军战无不胜。
他不仅是带兵有过人之处,还能创造出带兵之法,留下了《将臣宝鉴》、《纪效新书》等著作。清朝时期的曾国藩,一个没带过兵的文官,就是通过看戚继光留下的兵书,训练出了显赫一时的湘军。那么,一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他和他的戚家军,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能这么强悍的呢?
才能卓著,争宠媚上
带兵的将领给我们的普遍印象是很有才能,但是脑子有点直,一根筋,就比如两袖清风的''青天''海瑞。但是,戚继光并非是这种人。现在的历史书,有意的强调了戚继光的抗倭战功,却隐去了他的苟且。但,他的苟且背后,藏着的也是三分无奈与叹息。
明朝中后期,明朝的军队不过是花拳绣腿,贪污腐败很严重。那个时候,花钱就能买兵当,只要有钱通融关系,训练的时候不用去都行。因此,也导致了几百个倭寇就能大败几千兵将的惨痛场面。可后来,杀出来的戚家军大败倭寇,便是戚继光意识到这种情况,才做出的反击措施。
可是当时的明朝朝廷,盘根错节,官与官之间的勾心斗角的问题很严重。要想在朝廷中走下去,要想做出反击,光靠心直口快、刚正不阿是不可能的。戚继光投靠了张居正,怎么投靠已经无证可考,但是肯定耗费不少心机和银两。
戚继光就像一个带着面具的人一样,在张居正面前,他卑躬屈膝,满面讨好,为的是能够早早上位,扫除倭寇。但是,当他一到战场上的时候,他便摘下面具,威风凛凛,为民除害。戚继光的确为了自己的仕途能顺利而贿赂张居正,但是他做的更多的是为了百姓。可以说,当时的戚继光为了大明的江山,遵守了朝廷的游戏规则,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兵法宗师,当之无愧
兵家分四势,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戚继光无疑是兵技巧的一代宗师。他为什么被冠以一代宗师,原因是他在阵法、武器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创建的鸳鸯阵被沿用至今。在他的兵书中,对兵器之间的联系和使用有着极其详尽的解读。
此外,他的军队中火器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可以说他领先了这个时代。闽南、江浙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戚继光的儿子因为在包围倭寇的时候没有听令行事,率先出站,导致了一部分倭寇逃脱,戚继光为了申明军令,将其斩首。其实这个故事不论真的假的,戚家军的军令如山,军纪严明也通过这个故事深刻的表明了。
隆庆三年,朵颜部酋长率3万蒙古铁骑入寇,戚继光率8000骑兵突袭朵颜部,俘获朵颜部首领。万历年间,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入寇,戚继光率火骑部队,活捉首领长秃。此后,十余年间,朵颜部不敢进犯,一闻其名,便闻风丧胆,戚继光的威慑力便在于此。戚继光虽然军令十分严苛,但是对下属也是关怀备至,常常与下属切磋武艺,增进感情。他甚至强制要求,如果下属受伤了,规定几天之内就必须探望一次。他对下属的感召,引导出了万人一心,同甘共苦的精锐兵将。
精明一生,糊涂一生
戚继光一生精明,可他却在张居正一倒下,就被夺了兵权,郁郁而终。其背后原因,不得不提一个人,李成梁。李成梁和戚继光都是明代能打仗的将领,李守辽东,戚镇蓟北。但两人打法不同,戚继光主张彻底性攻击,他打过的地方,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战事发生。
李成梁不同,李成梁习惯于''养贼邀功'',他每打一个,都会扶植另一个帮助他打,然后再打他。但这样,确保了战事连绵不断。导致了东北地区民生凋敝,战事连绵。可偏偏是这样,朝廷那边对李成梁十分满意,因为捷报不断,许他加官进爵。而戚继光这边因为连年无战事,所以无法加官进爵,张居正一死,就受人排挤,郁郁而终。
戚家军队,名存实亡
戚家军在万历32年,被剿杀三千三。其原因在于,首先,士兵军饷不够,戚继光统领的时候,是根据杀敌数字给的军饷,戚继光是很懂得如何扩大军队实力的,杀敌越多,银子越多。这也是戚家军威猛无比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张居正死后,戚继光被调离,也导致了戚家军军心不稳。
戚家军
后来,因为军饷跟不上,戚家军军队统领频繁更换。士兵因此不满,所以频频有病变的迹象,在万历年间,病变就是大事。因此,朝廷得知后便下令,剿杀了士兵三千二百人,从此,戚家军就名存实亡了。
戚继光还有一个怕老婆的传闻。据说戚继光的将士们,因为戚继光怕妻子,所以略为不满。一日,戚继光的妻子在午觉,戚继光为振夫纲,手持宝剑,高声呼喝。他的妻子醒了,横眉道:''你在干什么?''戚继光连忙说,''杀鸡。''他的妻子撇撇嘴,''杀鸡小点声。''但这样怕老婆的戚继光对外杀敌,可真是勇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