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能喝?管中窥豹—古代酒类多样且度数不高

2020-11-09 14:22:41 作者: 古人为什么能

煮熟得粮食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发酵,最后形成酒。酒在中国千百年来兴久不衰,造就了中国独有的酒文化。

在中国的文史资料中,记录酒的篇章很多,如《诗经》中就有"即醉以酒,即饱以德"(《大雅·即醉》)的记载。

1、酒文化的内涵

酒对人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酒的社交功能,使得酒和生活方式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酒文化。

"酒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乃至人的身心健康有关,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研究酒文化并不是单纯地以酒论酒,因为它蕴含着数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酒也是全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近些年以来,随着人们对酒文化的研究的逐渐增多,酒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酒文化的研究也涉及四个文化层次,分别是:酒的物质文化层指具体的饮酒器具、酒店等;酒的制度文化层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

建立的各种饮酒的规范;酒的行为文化层指人类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形成的饮酒行为;酒的心态文化层指人类在饮酒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

2、水浒中的酒文化

酒是英雄的天然伴侣,故著名学者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曰:"奇绝妙绝之文,无一笔不在酒上出色。"金圣叹也是最早对水浒传中酒的重要价值和地位进行了评点。

《水浒传》第二十八回的回前总评中有言:"如此篇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其事也"。 宋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酒文化的发展特色鲜明、发展迅速。《水浒传》中的酒也鲜明地表现了宋代酒文化发展的历程。

1、管中窥豹—古代酒类多样且度数不高

宋代酿酒业的发展趋势是,南方的酿酒业和酿酒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当时的酿酒业和名酒出现了南北比较均衡的局面。

人们对酒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需求促使了宋代酒业和酿酒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宋代发达的酿酒业和酿酒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酒,使得宋代的饮酒之盛行。

"无酒不英雄"在《水浒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从中体现出了宋代饮酒风气的盛行。

王公贵族享用的是黄封御酒,而村野乡民则是饮用淡薄的村醪。大酒楼里有一些好酒,如玉壶春、透瓶香、蓝桥风月。

同时,还有一种制作方法不同于普通酒的"头脑酒",它是一种用酒和肉泡制而成的荤酒。古人的生活中是没有饮料的。

日常生活中的酒种类多样,度数不见得多高,这就给当今人的错觉,觉得古人的酒量大的很,普遍能喝,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此外,酒的自然功效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使酒为其所用。

北方地区的人们饮酒是为了驱寒,南方人喝酒是为了解鱼的腥气,大多数饮用的是黄酒,度数不会很高。

2、酒的社会文化让酒盛行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酿酒业也发展迅速,酒不再被视为是稀有的饮品,而逐渐地下移到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酒也不断地活跃在了婚丧嫁娶、庆功祭奠、等一些重要的民俗活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接风送行中,自然少不了酒的存在。

有酒更显诚意,一切情感都在酒中。一般来说,劝酒显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客人喝的越多,表明主客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在影视剧《水浒传》中的每一次迎来送往的情景都必然有酒的存在。

酒,在接风中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真情厚意,同时也在送行中,表达了对朋友亲人的不舍之情。俗话说喝的不是酒,是一份情谊。

1、古人酒的度数普遍偏低

中国的酒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在远古的时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就已经有了盉、高柄杯等酒器。

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曲糵制酒了。古人爱喝酒,但在唐代之前,古人所喝的酒,都是些榨制酒或漉制酒,这些酒的酒精度数都是比较低的。

由谷物原料发酵制成的酒酒精度数较低,一般最高不会超过 20 度,超过 20 度的酒必须时是用蒸馏法制造的。

一般来说,对酒的品质的判断,主要是通过闻酒的气味、喝下去的口感还有就是喝数量一样的酒饮后的醉酒程度来判断。

好酒自然是闻起来香气扑鼻,口感顺滑,而且度数比较高。而村中酿的酒自然达不到这样美妙的效果,酒的度数自然也不会很高。

2、酒文化中的精神层面

酒是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欢的调剂品,有时甚至是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经常借酒抒怀。

曹操《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借酒解忧,抒发时光易逝的情怀。李白"斗酒诗百篇",许多千古传唱的诗篇因酒而生。

酒的这一作用在《水浒传》中被英雄好汉演绎的淋漓尽致。就是英雄好汉心情苦闷,压抑时最先寻求的东西,好汉们或自斟自饮,或是与友人举杯痛饮,以释放心中的苦闷,放松心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