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 [第78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78回 曹丕代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本来应该是刘备的幸运年,春风得意马蹄爽的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封和孟达又取了东三郡,关羽还紧接在襄樊之战把于禁给俘虏了。如果不是孙权和吕蒙在背后插刀,刘备还真有机会一日看遍长安花。然而这就是三国,比起两强相争模式来说,永远存在一个相关第三方。
关羽被斩于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按阳历算是死在公元220年。不出意外的话,关羽之死应该是这一年最大的事件。不过意外总是会有的,很快关羽的风头就被盖过了。东吴这边,以生病为由麻痹关羽的吕蒙是真的生病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忧心忡忡的孙权用尽了所有办法,仍未能救活这位集周瑜、鲁肃优点于一身的都督。不光吕蒙死了,一同参与白衣渡江事件的孙皎和蒋钦也前后脚的病故了。以至有后人怀疑,是不是又有了疫病。考虑到荆州刚刚遭遇一场大水灾,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时间又是传染病高发的冬季,这种可能性的确是有的。
如果说吕蒙、孙皎、蒋饮的死可能是因为同一种传染病,那么远在中原的曹操,随后病故应该就是华佗也没能根治的顽疾了。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年3月,一代枭雄曹操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时年六十六岁。按古人的寿数来说,这个年龄只要不是死于非命,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寿终正寝。
曹操在死前看到了关羽的人头,并将之厚葬。孙权在把关羽人头送过来的时候,还谄媚的进表劝进,说是汉家气数已尽,此刻应该代汉。曹操看后只是说了句“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这是孙权小儿想把我放在炭炉上面烤啊!技术上说,曹操已经完成了代汉的所有准备工作,荀彧、孔融这些绊脚石也都不在人世。问题是孙权在这个节骨眼上劝进,并没有安好心。东吴夺了荆州杀了关羽,孙权当下是刘备的头号仇敌。如果这时候曹操代汉,那么舆论的焦点就在曹魏身上,刘备此时打东吴算是报私仇,打魏国才是行公义。
新朝创立可是个大机会,很多臣工都眼巴巴的等待时机劝进,以抢得开国功臣的封赏。这其中就包括一直被曹操所厌恶,却又没有杀的司马懿。听完曹操那句话后,司马懿当即表示主公十分天下已有其九,如今孙权称臣,代汉是顺应天意。司马懿怎么会看不出孙权的小九九,不过他知道曹操一直不喜欢自己。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曹操到底想没想过在生前代汉,历来都是众说纷纭。何况真要搞禅让之举,推托三次亦是标准程序。就算宝没押中,也不至于因为拍马屁掉人头。
值得玩味的是,在收到关羽失败的消息后,曹操折回了洛阳。因为水淹七军事件,曹操考虑过要不要迁都,遂把他的指挥中心暂时东移至许都与洛阳之间的“摩陂”(河南省郏县东南)。现在尘埃落定,没有去许都而是去洛阳,的确容易让人产生遐想。谁都知道许都是个临时性都城,无论从历史还是同时应对三线战事的需求来说,洛阳才是最佳的选择。
也许曹操在进抵洛阳之时,的确想过待风平浪静后称帝,但却实在是没有时间做这件事了。如果要点评他的一生,“乱世枭雄”是比较精准的,本人应该也没什么意见。曹操是自负的,“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点他的确做到了。于中央之国的百姓来说,谁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有那么多的皇帝。至于私德这事,各人有各人的评判标准。最起码高陵的发现,证明了曹操的确亲身表率了简葬的理念。
曹操死后,风起云涌的建安时代就此终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汉献帝改年号为“延康”。每到这个时候,纪元总是有点混乱,同一年即是建安二十五年,又可以说是延康元年。更加混乱的是,当年十月又改了一次元,变身为了“黄初元年”。这次不是汉献帝而是曹丕要改的,因为曹魏真的代汉了。将皇位和王朝禅让给曹丕的汉献帝被封为山阳公,十四年后寿终正寝,享年五十四岁。一只靴子落地,对于刘协来说未尝不是期盼的。在这个傀儡位子上战战兢兢了三十年,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已经是最好的归缩。
对于曹丕来说,代汉并不只是改变一个国号和年号那么简单,除了那些常规性的封赏及排除异己以外,还有很多地缘政治层面的事情要做调整。第一要做的就是迁都。不对,新朝已立,现在不能再说是迁都,而是选立新都。合适的对象有三个:长安、洛阳、邺城。长安太西,邺城偏北,洛阳为天下之中是最合适的。
顺便说下,历代王朝都会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附会王朝历运。东汉觉得自己是火德,水能克火,遂将三点水的‘洛’去‘水’而加‘隹’”,虽然这个新“雒阳”的发音跟此前一样,但写法却是不一样。曹魏自认是土德,土能克水,不必忌讳,于是又改回了带三点水的“洛阳”
洛阳为都不代表长安、邺城就完全被边缘化。在洛阳被确定为帝都的同时,这两座城市分别得到了陪都的地位。以中国人对“对称性”的执着追求来说,你应该能够猜到在洛阳的东、南两个方向,必须还得设两座陪都。不然不光曹丕看着难受,后人看着也难受。许都已经经营了二十四年,各方面措施都很完善,自然能得到一个名额,只是把行政名“许”改为了“许昌”,并延用至今。谯县是曹魏的祖地,同样有资格得到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