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牵手数字化,敦煌文物走向世界
“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通过素材库向全球开放,为学者、文化爱好者以及艺术创意者打造一站式的敦煌文化共享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近日,在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集团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为公众提供了敦煌文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敦煌石窟是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宝库,其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探索文化遗产数字新模式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说:“敦煌研究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目前,敦煌研究院已形成了数字化摄影采集、洞窟三维重建、洞窟全景漫游节目等海量数字化资源,这些资源已成为数字化时代实现文化再发展、艺术再创造的宝贵源泉。
苏伯民说,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为文化遗产事业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6月,敦煌研究院与腾讯集团携手成立了“数字敦煌×腾讯互娱 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旨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创新创意新模式。
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副总裁李航表示,文博行业一直存在数字资源合规、高效分享的需求,这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特别是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保护平台。这是一个高难度、复杂的工程,要用到多种技术能力。腾讯和敦煌研究院战略合作已经走过五年,双方在运用数字科技助力敦煌数字化上有许多的尝试。
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李航介绍,素材库包括来自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用户除浏览外,还可通过选择用途进行不同规格的下载、使用。素材库同时还开通了“共创”模块。创作者可以下载素材库的数字资源,进行二次创作,二次创作之后上传到平台,经过敦煌研究院审核、确认,成为“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的数字资源,开放对外授权。随着素材库内容及授权场景的逐步丰富和完善,未来,素材库还可以探索更多类型的商业化合作,让授权资源库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构建起基于数字化创意的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机制。
“此外,素材库集成了以腾讯区块链为代表的多种先进技术和产品能力。”李航说,素材的原创证明和相关的授权、支付、下载等证据信息实时上链存证,每一例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同时他们引入了腾讯金融科技、腾讯云慧眼人脸核身认证及腾讯电子签约技术将保障客户签约流程安全。
在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看来,“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以开放、共创、共享的模式实现了文物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文博领域内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实践,为行业盘活文物数字资源,促进共享利用提供了经验和示范。
走出文化遗产发展创新传承新路
素材库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最终要达到什么效果?李航说,素材库致力于实现文化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确保文化传播内容的准确性、推动文博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素材库涵盖了21类壁画专题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内容丰富、架构清晰,让不同用户可以在平台内自由浏览,并根据需求获取相关资源,为敦煌研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打造敦煌文化共享平台,打通文化传播链条,实现文化资源的安全高效流动。
开放素材库里的素材都来自敦煌研究院多年积累的莫高窟和一院六地的数字化采集和研究成果,每一份高清图像都是源于石窟遗产地的第一手资料,并且都会备注相应的学术介绍说明,这就避免了文物素材的“不会用”“误用”“滥用”,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素材库也是推动文博数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可持续发展需要大众更广泛地参与,需要与当代社会文化更多结合。开放素材库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官方授权的渠道,也开放了共创的模块,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其中,共建共享,让敦煌文化被赋予新的活力。
此外,在国际传播方面,素材库面向全球用户开放,实现了全球资源共享,国外的敦煌研究学者、文化爱好者也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得丰富的敦煌素材资料,这进一步促进了敦煌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和弘扬。“作为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创平台,素材库产品本身就是文博行业的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探索,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这在国际文保领域也是具有前沿性和示范性的。”苏伯民说。
谈及未来,苏伯民说:“期待‘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的上线,以平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数字技术和广大用户的互联互通,让敦煌文物数字化成果广泛惠及社会。敦煌研究院将与社会各界一起,不断丰富素材库内容,走出一条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传承路。”
本报记者 颉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