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假期 不一样的精彩

2020-07-29 08:46:36 作者: 一样的假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张东禹(右)与同学在对锐翔增程飞机进行数据采集。

中国医科大学三位博士生在进行细胞蛋白提取实验。

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三位研究生在进行蛋白质实验。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王澍在进行研制抑制剂相关实验。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王崇武(右)与指导教师一起进行飞机发动机课题实验。

沈阳农业大学博导杜国栋教授(中)与两名研究生在果园取样。

暑假期间,沈城高校大部分学生在家休假,与家人共度美好假期,往日热闹的校园也逐渐宁静下来。然而,在东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总有那样一群人,在喧嚣校园回归沉寂之时,为坚守自己的梦想仍然在校园里忙碌奔波。

实验室就是他第二个家

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博士生杜芳瑜老家是陕西榆林的,假期没回家的他整天扎在实验室里,可以说实验室就是他第二个家。

“疫情耽误了很多时间,将近4个月没有做实验,科研进度耽误了不少。所以我想在暑假抓紧时间,把实验进度补回来。”杜芳瑜说。

杜芳瑜和药学院硕士王澍目前做的是跟抑制剂相关的实验,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体内经常发生细胞因子风暴,而市面上一些镇痛药虽然很有效果,但是副作用也很大。于是,他们想研究一种抑制剂既可以有效地控制“风暴”,又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可以说,是疫情的原因让他们的实验又开了一个新支。

“之前化合物量比较少,但是需要的量又特别多。我就每天都查阅文献,多尝试,多改进。从早上八时到晚上十时多,除了吃饭时间,每天都在实验室。累了就在实验室休息一会。”杜芳瑜说,“我是16年读的硕士,这几年陈国良导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所以我对科研热情还是很高的。如果以后有合适的机会,我还想继续留在沈阳。”

宅进实验室化身“实验达人”

中国医科大学的曹流教授博士生董想、邓诚思和联合培养博士生李春璐目前正在进行细胞蛋白提取、Western Blot实验和细胞染色实验。

“现在时间太宝贵了!”李春璐说,“以前是一下课就去实验室,现在是一睡醒就去做实验,有时通宵,大多时间都是快关寝才踩点回去,宿管阿姨都认识我们了。”

记得有一次,他们的实验结果总是不理想,所以那天一直在反复测试,以至于都错过了关寝时间。不忍打扰宿舍阿姨的他们,在寝室楼外徘徊了好久,没想到宿舍阿姨从楼内走了出来,“就等你们呢,每天快关寝的时候,你们都会踩点回来,今天怎么都等不到你们,我还有点担心呢,赶快进去吧。”现在的他们都被留管人员称为“实验达人”。

李春璐的家在外地,第一次假期在校不回家,想到年迈的父母对自己的惦念,眼眶有些湿润。但是想到自己为科研做的努力,她依然说,“很值得。”

“果农”的孩子留校继续当“果农”

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杜国栋和他的研究生们每天都在和果树打交道。

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一年级的曹晓云就是其中的一位“果农”,从小她就是在果园里长大的,父母在山西老家有十多亩的果园,产的都是富士苹果。果园里的活儿,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偶尔在朋友圈里晒一张学校果园里的照片,朋友都以为她回家了。

第一次进实验室那天给曹晓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实验内容是南红梨着色的外源调控,分别用几种生长调节剂对梨进行处理。她和同学王欣悦,两个人从下午四时一直忙到凌晨一时多,处理了三百多个果实。当她回到寝室时,室友睡得正香,而她已经累得没有困意。

执着、勤奋、求知欲强,是这些研究生身上最显著的特征。暑假到了,曹晓云和同学们将继续在果园和实验室里打拼,努力把之前因疫情耽误的时间追回来。

本版图文由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宋宇/文 高级记者张文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