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超是一名“90后”,个头不高,体型偏瘦,戴着一副眼镜略显斯文,平时不爱言语,遇到压力和困难也总是淡然一笑,处事不惊,在他年轻的脸上坦露出的是稳重和务实。他参加公安工作已有五年,现为缙云县看守所辅警,虽说是“90”后,但他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已经不止于这个年龄。
从小害怕打针的他,生些小毛病从来只是在家吃点药,不愿去医院,但一遇到献血的机会,他比谁都积极。身材瘦弱的他,从18岁第一次献血至今,已经无偿献血18次,共献血4500毫升。2019年年初,他自愿登记了人体器官捐献,他说:“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如有万一,我的器官还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年轻人,在看守所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默默用他自己的方式发挥着热量。
2018年12月,朱诗超被调到看守所工作以来,积极协助民警工作,看守所的工作乏味单一,但责任重大,朱诗超不敢有一丝松懈。他工作细致入微,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积极向领导汇报,对于监所内的安全隐患,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及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住手!马上停止你的行为!”对在押人员的违规行为,朱诗超总是毫不留情,身材瘦弱的他被在押人员称为“冷面人”,也正因如此,没有一个在押人员不对他心存敬畏,原则问题严肃对待,朱诗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在押人员心服口服。
然而,铁汉亦有柔情的一面。在押人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朱诗超总会协助民警一起对在押人员进行耐心的思想开导,针对在押人员的不同心理,从家庭到社会,从法理到感情,朱诗超总是不厌其烦地劝导他们。“能挽救一个人,让他以后能走上正道,我做的这些就值了。”朱诗超说道。夏天,在押人员时会发生中暑的情况,有的在押人员在半夜中暑,又怕吵到他人,不敢汇报,朱诗超在监控里看到在押人员有些异样,总能立即发现问题,并及时拿上几瓶藿香正气水给中暑人员,小小举动却也温暖着在押人员的心。这样的“柔情”还有很多,使在押人员在这位“冷面人”身上感受到了关怀与温暖。
疫情期间,看守所启动一级响应,实行封闭式战时警务,工作量是往常的三倍以上。工作强度和压力更大了,朱诗超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化压力为动力,超负荷工作在岗位上。前段时间,在押人员朱某某经法院判决后,情绪波动很大,当法警将朱某某押回监所时,朱某某喊叫不止。朱诗超得知情况后,立即协助民警将朱某某带至监所办公室内进行思想开导工作。一直以来,朱某某都是看守所内情绪波动最大的人员之一,朱诗超对朱某某做了很多次思想工作,他的情绪本得以缓解和稳定,但当法院正式判决之后,朱某某再次情绪失控。在民警值班室内,朱诗超协助值班民警一同深入了解了朱某某的内心世界,从法理与人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语重心长地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思想开导,朱某某最终平稳下心情,坦然面对一切。朱诗超明白,只有了解在押人员内心的真实想法,从对方的角度考虑,才能解开他们的心结,不仅要有耐心,更要懂抚心。“法律是理性的,人心是感性的,思想开导更重要的是给予关怀和希望。”朱诗超平和地说道。
在疫情期间,他每天上班12小时,每隔三天有一个通宵班,每隔20分钟要巡视全监区一遍,每天微信步数超过2万步。偶尔会遇到通宵班过后,第二天白天还有事情要继续处理。长时间的通宵熬夜上班,加上工作性质带来的巨大压力,就算是一个正值壮年的年轻人也有点承受不住,朱诗超咬牙坚持了下来,没有半句怨言。“疫情当前,作为公安队伍的一份子怎能退缩?”朱诗超目光如炬,毅然说道。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朱诗超已经累计3个多月没有回家,不在家的时候,只有妻子一人照顾不到2岁的儿子。面对家庭,朱诗超说道:“对于家庭的亏欠我只能以后慢慢弥补,但职责重于泰山,在危难之时更要全心履职,没有‘大家’何来‘小家’”。
审 核 | 麦登朱
编辑丨阿炳
通讯员丨童思瑜
素材来源丨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