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好学 年老了好“玩”

2020-07-19 09:37:21 作者: 年轻时好学

赵爷爷和王奶奶正在健身。

“来来来,我带你去洗个手,大老远来了很累的!”“我来给你消毒,我什么都能干的!”如果两位近90岁的老人家这样招呼客人,大家是不是会觉得有点吃惊?

在科林路一家老人公寓里,赵爷爷和王奶奶就是这样一对好客、勤快的老人。他们还会在老人公寓的空地上翩翩起舞,跳优雅的华尔兹!活力四射的状态,让人根本想不到他们是住在养老公寓里的老年人。

而对于养老这个事情,两位老人家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及早为自己的养老做打算,只要儿女们不再需要自己操心,就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摆脱日常生活琐事对自己的牵绊,轻松快乐地度过晚年。

为花城老友记的粉丝们录制《梁祝》视频

85岁的赵爷爷有一手吹口琴的好才艺,是养老公寓里的活力型长者。说他活力型,是因为他曾经学过很多种乐器,尽管现在已经是高龄老人,但是口琴技艺还是让人佩服。

赵爷爷还专门录制了视频,为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的粉丝们用口琴演奏《梁祝》,6分钟一气呵成,尽管节奏、音准方面无法和专业人士相比,但无疑是业余爱好者里的佼佼者,而且吹完之后脸不红心不跳,肺活量足以让年轻人自叹不如!

说起“口琴”的故事,赵爷爷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因为单位演出的需要开始学习乐器,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小提琴和口琴。那个年代,赵爷爷月薪只有32块钱,却肯积攒出80块钱去买一把小提琴,可见对小提琴是真爱!

年轻时候的他似乎在音乐上有些天赋,不管是小提琴还是口琴都是无师自通,单凭一张说明书就可以学会。“可惜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小提琴丢了,这是我这辈子的遗憾,当初如果坚持练下来的话,现在小提琴水平也不会亚于口琴”。

几十年过去了,赵爷爷的口琴练习尽管时常中断,但仍然出色。他吹奏的《雨打芭蕉》,在社区表演中获得掌声一片。在养老院里,他也经常为老人们的活动吹一曲助兴,成为老人院里一位颇受欢迎的“明星”老人。

赵爷爷的老伴王奶奶,也是一位开朗的老人家。“等过了这段时间,我就和老伴回家把以前买的光碟拿过来,再练练交谊舞”。原来,老两口在刚退休的时候,还买了拉丁舞的教学光碟,有模有样地跟着学了一段时间。

我们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轻松一些

这样一对好学、有活力的老人,为什么会选择住进养老院呢?对于记者的疑问,王奶奶无意中的一句话做了解答。“我们不想一辈子劳累、辛苦,更不想一辈子被锅碗瓢盆的生活琐事困住,就是趁着自己还健康,能自理,抓紧玩,过轻松的晚年生活。”王奶奶的话,也许在普通人眼里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在赵爷爷眼里却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我老伴现在不用做家务了,她最开心了,她为这个家付出太多,现在她轻松了,我也安心一点。”原来,赵爷爷年轻的时候在部队疾控中心工作,工作非常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在了王奶奶一个人身上。王奶奶在政府机关工作也很辛苦,有时还要干农活。晚上回到家还要做家务带孩子。繁重的家务活让王奶奶经常头痛,她还患有冠心病、关节痛、椎间盘突出等一身的毛病。“那时候在北方,很冷,她的手泡冷水多了,手指都变了形”。说起老伴的辛苦,赵爷爷难免愧疚。

退休之后,老两口又因为要帮女儿带孩子来到广州。“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到孙子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进养老院的想法,但是孙子不让我们去,我们怕影响他高考,也就没再提这个事情”。但是,轻松过晚年生活的想法,仍留在两位老人的心里。后来孙子考上了大学,老两口再次把进养老院这个话题放上了日程。他们觉得,陪了女儿这么多年,现在女儿有了依靠,也应该有各自的生活了。

“做了一辈子贤妻良母,为丈夫,为孩子,为孙子,现在我不想再这么辛苦。”在采访中,王奶奶还多次有感而发地说道,老人应该尽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不要等生活不能自理了,才为将来考虑,就为时已晚了。

“那时候我经常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老伴突然有一天出了意外,我连抱他下楼把他交给救护车的能力都没有,该怎么办?”百般考虑之下,老两口早早开始物色养老院,他们在选择养老院时有自己的标准。他们认为老人家活动范围多少受限,良好的室内环境比较实在,专业的照护能力也很重要。在不在市中心不重要,但交通要便利。目前他们选择的这家养老院室内的活动项目和场地都很大,每月还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不但有琴棋书画,还有乒乓球等项目。更让王奶奶放心的是,在养老院里有专业周到的护理人员,也不用担心出现意外时无法应对的情况。

很多人说养老院还是不如自己家好,王奶奶却认为养老院毕竟是集体生活,不可能方方面面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小问题自己适应一下,要比出现大问题时无法应对强。凡事总有利弊,对于进养老院这个决定,王奶奶自始至终没有后悔过。(文/广州日报记者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