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说|德州这位退役老兵曾坚守“80年代的上甘岭”240个日夜

2020-08-01 01:46:13 作者: 老兵说|德州

编者按:2020年8月1日是第93个建军节,战争年代,是军人用小米步枪撑起民族脊梁;和平时期,是军人用钢铁意志守护岁月静好。他们生长着祖国的筋骨,沸腾着人民的血液,把危险和黑暗挡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这个建军节到来之际,大众网德州频道联合德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特推出“老兵说”专题,采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要贡献的退役军人,聚焦“入伍时刻”“戎光时刻”等系列,听他们说,那些年,那些事,致敬“八一”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宋春晓 见习记者 李勇超 通讯员 张晓琳 德州报道

就像所有60后一样,周保华的童年,也是在《上甘岭》《地道战》《英雄儿女》等影视作品中度过的。

那个时代,参军、保家卫国,像解放军战士一样生活,是大家梦想中的职业,1985年10月,带着对军营生活的向往和家人的希冀,20岁的周保华入伍,加入27集团军81师241团1炮连指挥班,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1986年10月,一直在天津进行训练的周保华忽然被安排了探亲假。

左为周保华

“连长说接到了新任务,参加对越防御作战,我离家近,可以回家待两天,回来就启程。”周保华回忆,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心里说不清什么滋味。

“不好好训练,往家跑什么!”即使被严厉的母亲责备,但怕父母着急担心,他只是一笑而过,推说部队国庆节放假,丝毫不提新任务。第二天,瞒着父母要去执行任务的事情,带着悲壮的心情,周保华告别了父母兄弟,回到部队,“已经做好这是最后一次回家的心理准备了”。

明知此行可能有去无回,保家卫国以身做盾。第二天,参战部队告别父老乡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滇参战列车,经过日夜兼程从驻地天津出发,跨越了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到达了七彩云南美丽的春城昆明,参战部队铁路输送总行程达2700多公里。经过3个月的战前针对性训练,周保华被派往前线--老山战区。

老山在中越边境口岸船头镇西南五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横亘于中越边境12号至13号界柱桩之间最高点上。主峰海拔1422.2米,占据老山,向北可通视我国境内纵深25公里的广大地区;向南可俯瞰越南老安寨、向东可封锁我国麻栗坡县至越南河江省的主要通道、口岸;向西可监视12号界桩以西至扣林山边境诸多要点,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中国云省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老山成为对越防御作战主战场,谁占领它谁就可以控制对方三十多公里的纵深地带。然而山高路窄,坡陡弯多,地势的恶劣和越军的炮火,小股偷袭,阵地环境十分残酷。

越军在老山战场上非常善于用炮,特别是以迫击炮游动作战,打得很准,神出鬼没,使阵地上的中国士兵承受了很大压力。让周保华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在一天中午,战地没有厕所,他在洞外刚蹲下,就听见“嗖”的声音由远及近,周保华心想:“坏了,被发现了。”还没来得及跑,四发迫击炮就冲他呼啸而来,万幸的是炮弹落在了他的右前方,但炸起来的灰尘瞬间将他覆盖。

求生欲极强的周保华扒拉开石子儿就往洞里冲,随即两发迫击炮再次跟随而来,落在了他的右边。

“当时再往左一点我就牺牲了,跟捡回一条命一样。”回到洞里的周保华心脏像要跳出来,又惊又怕,这种与死神一线之隔的时刻周保华和他的战友每天都要经历着。

老山战场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战士们除了要日夜防备越军的偷袭和炮击外,还遭受了吃饭难、吃水难、睡觉难、精神紧张、皮肤病等多重困扰。

“我们当时住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无光可见,进出都要倦屈着身子爬进爬出。”周保华说。猫耳洞指一种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的防炮洞、防空洞,是一种军事上供单兵或少量士兵作战用的防护工事。中越的很多猫耳洞,并非士兵自己挖的,有很多是天然形成的。因为在中越边境的喀斯特地形里面,有数量众多的大大小小的岩洞和溶洞。这些洞非常坚固,只需要简单加固就可以使用,但坚固归坚固,空间却十分不“人性化”,一个猫耳洞住三个人,上面两个,下面一个,上面的人躺不直,下面的人坐不起来,这样的状态一坚持就是好几个月。

在猫耳洞外做饭的周保华

另外老山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充沛的雨量,湿热的气候,让猫耳洞里面闷热潮湿,高温达45度,洞里湿漉漉,衣服粘身上,感染烂肉,蚊虫叮咬,食物馊味,老鼠屎味,火药味,说不清的霉烂味让北方小伙周保华严重不适应,人长时间住在里面简直像炼狱。“取土难如金,吃水贵如油”、“三个蚊子一盘菜,一只老鼠一麻袋”,这是对阵地真实写照。

背水上山的周保华

奇峰坡陡路艰险,以苦为荣志更坚,在这样的环境下,周保华和战友们坚守“八十年代的上甘岭”240多个日日夜夜,出色地完成了防御作战任务,战后所在班荣立集体一等功。他们用生命释怀了人生豪壮,用热血诠释了保卫祖国南疆的铮铮誓言。

而周保华本人在作战期间利用潜伏洞外洞内等多种观察方法发现敌5500人次,发现验证敌炮阵地8个,火力点16个,屯兵洞20个,验证战果100人次,指挥观察各种射击150余次,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被授予战时一等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