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每一名军人退役时的铮铮誓言。当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300多名身披防护服、志愿者绶带的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句誓言,抗击疫情,守护家乡平安。
邵岩:防控疫情我一直在“路上”
17天行驶5千余公里,作为一名驾驶员,49岁的邵岩在往返乌鲁木齐市区和达坂城区之间的道路上跑了13年,而最近这几天他跑的最为辛苦也最为充实。
2007年,当兵6年的邵岩离开部队来到达坂城区工作,成为了一名驾驶员。“驾驶员确实是个平凡的岗位,但是责任也很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行驶零事故,确保坐上我车的乘客或者文件、物资等平安送到目的地。”邵岩说。
疫情期间,邵岩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志愿者保障运输,在乌鲁木齐市和达坂城区之间运送物资、重要文件等,每天大部分时间一直在路上,至少行驶300多公里。邵岩说:“有时候回到达坂城已经是凌晨5、6点,路上一辆车也没有,疫情期间每天在外面来回跑,说不害怕那是骗人了,但是这些事情总得有人来做,这就是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上。”
蒋振华:我在最接近蓝天的地方守护家园
今年年初,达坂城区城市管理局干部蒋振华,受命抽调至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和同事们一起在“疆门口”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一直没有机会回家见一见家人。”休息的时候和妻子通完电话,蒋振华总是翻出手机相册里孩子的照片反复看上几遍,他2004年退伍,2009年来到达坂城区工作,一直以来能陪伴家人的时间都不多,“接到奔赴防疫一线的通知时,我热血沸腾,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曾经的军人,我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奉献为荣,只是当时走的很紧急,没有来得及好好和家人道别,可能是心里的一点小遗憾。” 蒋振华说。
7月31日是古尔邦节,蒋振华和同事们依旧坚守在一线,节日在每天的测温、登记、消杀等工作中匆匆流逝,晚上妻子给他发了一个视频,是她记录孩子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现在飞机场工作,那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他和叔叔阿姨们一起守护乌鲁木齐的天空,守护我们的家园……
夏力哈尼·哈依拉提:从军营到警营不变的是我的初心
2017年,家住达坂城区阿克苏乡的哈萨克族小伙夏力哈尼·哈依拉提复原归乡,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交通警察。
疫情期间,夏力哈尼·哈依拉提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达坂城区各条道路出入口,对车辆进行登记、消毒,为受疫情影响无法通行的车辆、物资保障车辆等进行服务,在将近30多度的高温下,穿着防护服一忙碌就是一天。
“穿上防护服,带上口罩和护目镜会非常热,加上一整天几乎都在室外工作,连续工作数日,即使是身体素质再好的人也会很吃力,但是前辈们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让我深受鼓舞。” 夏力哈尼·哈依拉提说,“从军营到警营,改变的是我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我保卫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
作者:吾买尔江·吾布力卡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