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的军人本色

2020-08-02 21:49:01 作者: 回忆父亲的军

难以理解的是,我们一家调到襄阳汉丹厂后,父母亲仍旧没有在同一个单位上班,而是去了与汉丹厂相隔一座山岭的卫东机械厂(846厂)。那时候母亲总是早出晚归,两头不见太阳。特别是刮风下雪的日子,翻山路难行,只能绕道而行,母亲就要起的更早,回来的更晚了。数十年如此辛劳,母亲没有半点的牢骚和怨言,只是认真踏实而又坚定的日复一日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母亲毕业于湖南浏阳女子师范,参军后服从组织安排,嫁给了比她大11岁的父亲,婚后接连生下了我的哥哥姐姐们。如此才貌俱佳且有能力的娇妻,真不知父亲为何如此忍心让她数十年来日复一日的遭受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痛苦?直到今天,在对父亲的追忆中才省悟到:这是父亲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牢记心中的自然体现。

1975年,我高中毕业时,向父亲提出要求参军,父亲给予答复的一句话“党委书记的儿子不下乡,你觉得合适吗?”

1976年,最后一批大中专的招生,我们知青点有三个指标,而就在此时我的入党申请材料已经上报襄阳县尹集区党总支,我带着矛盾的心理向父亲汇报自己的想法,“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为今后的事业确定正确的方向,先入党再读书!”父亲直截了当的为我做出了选择。

为官者,特别是高官,该如何言传身教子女?如何对待和管好身边的亲属?在这方面,我的父亲是当之无愧的楷模,对此,我只能这样理解:革命军人的本色让他这样去做的!

父亲的一身正气不仅感染着我们,而且也影响着他身边的工作人员。

八一前夕,父亲当年的秘书付昌安叔叔写了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听军工厂抗战老书记讲故事》,回忆父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的经历。

听“作战科长”讲董存瑞的故事

贾宗海是湖北襄阳三线企业汉丹电器厂(代号9604)的第三任书记,军队转业干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松滋三线企业982厂调入襄阳三线企业汉丹厂任厂党委书记,行政12级。贾书记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河北完县人,1978年至1979年期间,我在贾书记身边工作了二年多,他沉默寡言,遇事冷静,平易近人,为人正派和气。闲时给我讲他的一些人生经历。

贾书记是一位老革命,也是一个老高中生,与他同期参加革命的有的人在中央当了部长,而他从不伸手向组织要这要那,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和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活着就是幸福!

让我终身难忘的是贾书记讲述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老人讲他参加革命后,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1945年初,抗日战争胜利大局已定,八路军开始扩编部队,将抗日根据地的各县地方抗日武装大队、区小队扩编为八路军独立师,时任晋察冀八路军总部参谋的贾老,调任新组建的冀热察辽军区独立师任作战科长,董存瑞当时就是独2师的一名战士。

1948年初,部队重新整编,独立师划给东北野战军11纵队管辖,为了配合东北全境解放,1948年5月初,东野11纵在独6师等部配合下发起了隆化战斗。

隆化县城,位于热河省(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省会承德市的北部,是承德的一道屏障。国民党军第13军第89师第265团(欠第3营)及师属工兵连、炮兵一部,以苔山和隆化中学为防御重点,城周围有40余个碉堡群,凭坚据守。1948年5月1日,东野11纵队从朝阳地区西进,18日包围隆化。25日凌晨,东野11纵队发起总攻。第31师在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配合下主攻隆化城北蔷山。第91团仅35分钟即占领苔山制高点,第92、第93团从城西南向西山和龙头山守军展开攻击。第33师从隆化城西南仅用15分钟即突破了守军前沿阵地,主力跟踪追击向城内撤退之敌。第32师第96团从隆化城东北展开进攻,部队开始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逼进,遭遇守军负隅顽抗。

时任96团2营6连6班班长的董存瑞带领爆破组,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扫清敌人外围工事,顺利完成了任务。仗打到下午3时半,部队发起了总攻,战士们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突然,在中学东北角一座横跨旱河的桥上,敌人六挺机枪喷出凶猛的火舌。这是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我军主力被压制在一个小土坡下面。

部队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主动要求去炸敌人暗堡,经连长和指导员同意后,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向大桥。敌人从侧方炮楼猛烈地向桥底扫射,子弹穿透他的左腿,而他全然不顾,完全坚持冲到桥下。

董存瑞这时发现桥顶离地有一人多高,桥洞两边是光溜溜的墙壁,顶上是光滑的桥板。炸药包放在地上,炸不着桥头堡;放到高处又没地方搁,放在桥墩边上,又滑溜下来。董存瑞急得满头大汗,这可怎么办?

此刻,总攻的时间到了,后续部队已经冲上来,嘹亮的冲锋号声像万箭穿心一样扎着董存瑞的心。桥型暗堡上的砖头,被敌人推开了,立刻又露出十几个暗枪眼,冲在前面的战友又倒下一大片。

董存瑞拖着伤腿走到桥底中间,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抵在桥顶上,右手猛地拉开了导火索。凭着血肉之躯,拼尽全力,在炸药包爆炸前的前几秒钟,董存瑞喊出了震天动地的最强音:“为了胜利,冲啊!"

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战至26日凌晨,东野11纵攻克隆化城,歼敌265团团部、两个加强营及一个工兵连1900余人,迫使滦平、平泉等孤立据点的国民党军也撒至承德。

(本文图文由作者贾志坚授权首发 编辑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