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长尹喜元:走出从工人到工匠的“升级路”

2020-08-27 16:37:51 作者: 钢筋工长尹喜

■尹喜元练习扎钢筋 王艳/摄

扳手一钩,手一转,3秒打好一个结。今年47岁的尹喜元和钢筋打了27年交道,从一名普通的钢筋工到“羊城建筑工匠”,再到CAD(图纸编辑软件)建模高手,现在的他是中建四局一公司签约的一名钢筋工长,完成了从工人到工匠的“升级路”。

苦练“扎钢筋”技能

1993年,尹喜元高考落榜。“我老家在湖南农村,父母常年操劳,没有多余的钱,姐弟都已经辍学了,我不想拖累大家。” 自小懂事的尹喜元决定跟着老乡到广州的建筑工地打工,从最苦最累的钢筋工开始干起。“那时候没有机械设备,一盘盘的钢筋需要人工拉直,下好料活大家再一起抬上去,很辛苦。”尹喜元回忆,“当时工人们没有防暑意识,赶工期的时候,中午12点大家还在扎钢筋,高温经常把手烫出水泡。”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建筑工人工资很低,普通钢筋工人的工资每天只有20多元。“而且不是天天有活干,除去日常开支,能攒下的钱所剩无几。”尹喜元那个时候便下定决心,要成为最出色的扎钢筋师傅,让大家都喜欢找他做工,那样就天天有活干了。

绑钢筋是个细致活儿,为了掌握钢筋制作、绑扎和安装的相关技术规范,他买来《钢筋工》、《建筑施工技术》等专业书籍自学,还经常向身边的技术员请教如何看图纸。尹喜元告诉记者,“学看图纸,一方面是避免返工,一旦钢筋绑扎的环节出了差错就会对后续施工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我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图纸规范操作。另一方面,学会了看图纸就不用做普通钢筋工了。”就这样,一天24个小时,一周七天,尹喜元有一半的时间蹲在工地上,不停地看,不停地问,不停地绑,不停地想。没多久,尹喜元的业务水平就和老师傅们相差无几了。

转型做“技术型”工人

如今,尹喜元已经从一名普通的钢筋工,成为一名CAD建模高手,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家中的电脑上完成,只需偶尔前去工地现场查看,月收入也超过了万元。

“我放料能做到一丝不差,每年能为项目节约钢筋材料几十万元。”尹喜元说。

正所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7年,尹喜元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代表中建四局参加广州市第二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获得钢筋工项目冠军,并被授予“羊城建筑工匠”称号和“广州市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如今,尹喜元做起了工地的老师傅。工期不紧张的时候,他就在项目上开设培训班,针对班组工人们普遍的钢筋技术知识薄弱项,结合实操技能进行细致讲解,“我希望自己能融进这个群体,获得公司更多的认可,然后转为正式员工,方便孩子以后更顺利地落户上学。”

编辑:孙科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