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人文丨邂逅东门大街

2020-08-29 08:49:16 作者: 嘉善人文丨邂

(作者:黄竞浩)

我老家在东门外的张泾汇,沿官塘往西约3公里,过罗星湾,就进了东门大街。印象中的东门大街,只是窄窄的小街,两旁是蛮齐整的矮脚楼房。过了“九间头”,就是横跨于石板街上的宾旸门,再往前,就到了人民桥的一个“闹段”,这里茶馆店、小吃店、烟纸店、南货店、旧货店……一间挨一间。走过小寺弄,就到东城门,再往前就是县城。

我小学毕业后,在张泾汇小镇上的惠民中学就读。说来也巧,那时魏塘镇上小学生多,初中招不下,有部分学生需到惠民中学上学。又因为东门离惠民比较近,不少家住东门的学生就来到了惠民读书。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底,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老三届”上山下乡“一片红”。我们4个同学插队落户在一个生产队,其中一个就是家住东门的,他叫明康。刚到乡下,人地两生,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我们都吃在一个锅里。每天一早,做饭的做饭,上自留地的上自留地,家里带了菜的一起吃,吃完了都主动去买,过着“共产主义”的生活。因了这层关系,我们成了明康家的常客。记得明康家在东门大街373号,是一排矮脚楼房中并不起眼的一间,坐北朝南,北临东门大街,南到魏塘市河。卧室都在楼上,看上去有些低矮,但我们并未上楼。他家临街的门面一直竖着排门板,据说这里以前是一名姓沈的医师开的牙科诊室。他家西面有一条窄窄的弄堂,走过弄堂左转,就是明康他爸做衣服的作场,朝南是一天井,隔天井是灶屋加餐厅。再往后就是河桥,桥上有屋檐遮着,在河桥上洗东西,晒不到太阳也淋不着雨。

那时下乡的生活确实非常艰苦,但也有高兴的时候。那就是每年晚稻收割完毕后,农村进入农闲时期,我们把一年中剩下来的米、柴,加上自留地上种出来的番薯、南瓜、洋山芋等一分为四,选个好天气,借一条生产队里的小木船,分别送到各自在镇上的家中。因明康家在县城,我们去时最起劲。小船出村子往南,到嘉善塘往西,紧一橹慢一橹,顺水撑船1个多小时,船已经稳稳地停靠在明康家后河头的踏洞(河桥)旁。大家高高兴兴地把东西搬上岸,再就是一顿老酒。每年的这个时候,总要这样到每家去一次。那时,镇上家庭的生活也普遍拮据,孩子在乡下不但能养活自己,还有多余的米粮拿回家中,做家长的真是大喜过望了。

嘉善东门从青龙庄算起,也有好几里长,除了罗星桥、叶宅、宾旸门,就要数人民桥堍下的学堂有点名气,那就是原来的魏塘民办中学,现在的嘉善四中。学校的前身为魏塘文化补习学校,原校址在仓桥。1959年10月搬入东门大街527号,改名为魏塘民办中学。学校是应县工商联要求,为解决镇上部分家庭成分较高的学生的读书问题而开办的。学校校舍以一李姓大户人家的住宅为主,后来逐步扩建。1986年改名嘉善县第四中学。1992年,我因工作需要,调入嘉善四中。当时的嘉善四中只有两幢不大像样的教学楼、一片篮球场和一块只有200多米环形跑道的活动场地。但你不要小看这破破烂烂的学校,它曾创造过嘉善高考史上的辉煌:1978年高考上线7人,列全县第一;1979年高考上线15人;1980年高考上线18人;1981年高考上线23人,为当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上线率全嘉兴地区最高,被称为“鸡窝里飞出金凤凰”。2010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环城东路。现在,每每经过谈公路,我总要在华亭桥上向西看上几眼。

花开花谢,沧海桑田,这是发展的必需,也是时代的必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愿这古老的大街,再度焕发青春。

来源:嘉善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