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生,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因学历低与高级职称无缘?

2020-09-03 07:52:01 作者: 中师生,为教

在网上看到大家讨论这样一个话题:中师生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因学历低与高级职称无缘,你怎样看待?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师生,对这样的话题,本能的要去关注,看一看大家的观点:

网友指尖教育帝国说:中师生大多从18岁进入教育系统,男老师工作到退休,教龄42年,而女老师的教龄也要37年。真可谓把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按理说这么长的教龄,凭他们常年在教育一线奋斗的奉献精神,理应有机会评上高级职称,但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网友雾里红认为:其实,目前教龄30年以上的老教师为党的教育事业吃过太多的苦,付出的实在太多,对教育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不应该让他们一辈子拿低工资,不应该让他们流汗又流泪,带着遗憾灰心丧气地离开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应无条件晋职高级教师或无条件将工资晋级为副高七档,以彰显公平与公正。

网友中学语文王老师说:本人属于这批中师生的一员,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同事中也有好几个都是前后几届的同学,不谦虚的话,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有几个还担任了学校的主要领导。从职称上说,基本上都是中学高级职称。原因是:我们虽然起点低,但参加工作后,大都积极向上,通过自学、函授、离职进修等途径拿到了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文凭,凭着这些年积累的业绩和专业条件,都很顺利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不过也有个别同学晋升的晚些,原因大多是因为个人不积极等原因,各方面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总之就是,既然职称在个人经历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就要为之努力争取,靠只拉车不看路是达不到目的的。

网友Lance课堂认为,那时候的中师生如果到现在还是中师文凭,说明这位老师不求上进,没有看清社会的发展形式,也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漠不关心,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即使评上高级职称,也是浪费一个职称指标。人生的第一学历并不是非常重要,后期的发展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踏实工作,才能达到人生想要的高度,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怨天怨地不如怨自己。

中师生,是对中国教育有着特殊贡献的群体。

上面各位教师的观点,都是非常有道理。特别是后两位教师,认为中师生既然开始时优秀,就应该得到时代的先机,能够得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出贡献的同时,达人达已。

当年的中师生,除去转行离开教师队伍的人,大部分现在依然在教育领域。这个领域以地域分,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如果再具体和细致一些,我们可以选出代表,有北京和上海的中师生,和中西部乡村学校的中师生。

可以肯定的说,北京、上海及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师生,即使再不上进,当不上领导,学历肯定不会是问题,职称也不会是问题。因为有那样的环境和影响。而乡村中小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校,一年到头,甚至还去不了镇上两次,谁来关注教师的学历提升,谁来过问教师的职称评定。

平台,限制的眼光,平台,设定好的前程。

我们从报道上见到过在乡村坚守20年、30年的教师,你去了解下,他们能是高级教师吗,他们是特级教师吗?

为什么不是?

一方面,他们没有办法达到高级教师的条件?

另一方面,他的工作环境,也没有给他创造达到高级教师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