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两位抗日老兵60多年后喜相逢

2020-09-03 09:36:56 作者: 朝阳两位抗日

来源:燕都晨报

李桂荣(左)与薛莲英重逢

记者近日在朝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目前朝阳市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女兵仅有两位在世,一位是今年94周岁的李桂荣,另一位是今年93周岁的薛莲英。记者相继采访了这两位老兵,令记者惊讶的是,她们各自家的墙壁上挂着同样的一幅战争年代的合影照片,原来她俩是战友,从部队复员先后都来到朝阳,而且彼此记着对方的名字。来朝阳后,她们只见过一面,年轻时各自忙着事业和家庭,年老后渴望见面,可惜断了联系,已经60多年没见面了。记者与两位老人的儿女沟通后,促成了这次见面。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来临之际,9月1日,我市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两位女兵,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喜相逢!

当天,李桂荣的老儿子于先生开车带着母亲来到双塔区燕北新村薛莲英家。两位老人一见面,就紧紧拉住对方的手,再也舍不得撒开。李桂荣一声:“老战友,你好!”令在场的每一位亲人热泪盈眶。李桂荣问道:“你是薛莲英吗?”岁月沧桑,彼此已经不是年轻时那俏丽的模样。在那张彼此珍视的合影照片里,薛莲英长相最出众。她们相识于1945年1月,当时她们不仅同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九纵队后勤被服鞋帽厂当兵,而且同在一个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据两位老人回忆和她们儿女记忆,记者还原了两位老人光辉事迹。

儿子跟李桂荣叫“大姐”

1926年11月,李桂荣出生在河北滦县,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李桂荣家哥六个、姐俩,八个孩子,四个参军,其大姐夫是抗日烈士。1945年1月,19岁的李桂荣不顾父母反对,参军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九纵队,在后勤被服鞋帽厂组织生产,往前线运送被服和鞋。行军途中,下大雨,又要躲避敌人围追堵截,在水中泡好几天,落下了关节炎。1946年8月5日,从军仅一年多的李桂荣光荣入党。解放战争时期,李桂荣仍然在被服鞋帽厂组织生产和往前线运送被服。

1950年,李桂荣认识了空军部队干部于正。于正1946年参军,比李桂荣大两岁,河北遵化生人。于正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之前,与李桂荣约定:如果他能活着回来,他们就结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于正凯旋,二人喜结连理。1953年,李桂荣积极响应支援偏远山区号召,转业到朝阳县妇联工作。为了不耽误工作,李桂荣把孩子送回河北滦县娘家抚养。她再次响应号召,到更加偏远的当时的木头城子区担任妇联干部。她的四个儿子,都由姥姥姥爷带大,直到该上学了,才回到她身边。她的大儿子八岁回来上学时,跟她叫大姐,令她很心酸。

1957年于正转业到朝阳市物资局工作,任朝阳市煤炭公司第一任经理。1994年,于正因病去世。李桂荣现居住在双塔区铁通社区,她有四个儿子,三个当兵,老儿子副师级,老儿媳当过兵,大孙子也当过兵,军人传统代代相传。

薛莲英从来没用过雪花膏

1927年5月,薛莲英出生在河北迁西县。1945年1月,18岁的薛莲英参军,遇见比她早参军的李桂荣。仅凭她们做被服、做鞋忙不过来,她们还请老乡帮忙做,她们定期上门去收。有一次,她们六七个战友到老百姓家收鞋,遇上了日本鬼子。她们只有手枪,射程太近,无法与拿长枪的日本鬼子对抗。她们只好跑到山里,由于日本鬼子不熟悉地形,可能担心山里有伏击,没再追赶。危险无时无处不在。有时候,正吃着饭,接到信号,敌人来了!她们把饭倒掉,筷子插到绑腿里,背起行军包就走。生活条件也极其艰苦。薛莲英小女儿王玉玲讲述,前些年,母亲看她擦雪花膏,就说,战争年代,冬天在山沟里用冰冷的山涧水洗脸,水流两边都是冰瀑。习惯了艰苦生活,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薛莲英从来不使用雪花膏。

薛莲英和李桂荣一起,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结束后,薛莲英转业到朝阳县从事妇联工作。薛莲英28岁那年,与比她大一岁的王树堂结婚。王树堂也是朝阳早期革命者之一,解放前参加朝阳县武工队。薛莲英先后担任二十家子区妇联主任、羊山乡乡长等,最后在朝阳县劳动局离休。王树堂一直身居要职,在朝阳县农业局局长岗位上离休,2013年去世。

薛莲英与王树堂育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当过兵。薛莲英如今也是儿孙满堂,晚年生活很幸福。

当天,李桂荣与薛莲英见面,她俩都非常激动。由于耳背听不见,就凑近彼此耳朵唠嗑。去年腊月,薛莲英不慎摔倒,左侧大腿骨裂缝,只能慢慢养,现在不敢走路,坐轮椅。中午到饭店就餐时,李桂荣要为薛莲英推轮椅,亲人们为她们的情谊感动,同时,也赞叹李桂荣身体如此健康。两位老人如此高寿,除了身体素质好,心态好,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她们的儿孙十分孝顺,让老人感觉舒心。省委组织部、朝阳市领导都很关心老战士,让她们倍感温暖。她们相约:劲头十足地活着,看着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