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用双手创造

2020-09-07 07:56:37 作者: 幸福,用双手

4月26日,凉山州普格县哈力洛乡四甘日村聚居点,43岁的吉伙莫子歪在聚居点制作披毡。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前方指挥部的帮助下,她通过养蜂、养鸡、养牛、养猪、种植等创收,于2017年脱贫。

7月29日,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47岁的龙汝琴在田间采摘黄蜀葵,她每天采花的收入能达到200元左右。因病致贫的她通过发展养殖业和务工,于2018年脱贫。

8月12日,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来自羊店儿村的马黑阿罗在扶贫车间的生产线上裁剪衣服。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使得她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现已脱贫的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7月20日,泸州市泸县潮河镇潮河村6组,49岁的张绍珍正晾晒收割的高粱,3亩多地的高粱今年又丰收,将院坝铺得满满当当。从2017年开始种植郎糯红19号高粱以来,每年高粱收入超过8000元,她家在当年就实现脱贫。

7月21日,宜宾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55岁的吴承金将包装好的脆桃送到快递员手中,这批订单发往重庆市。为了使自己早日脱贫,吴承金当上村里的护林员、清洁员,还要管理好自家的田地和果树,2016年他家脱贫摘帽。

8月27日,宜宾市筠连县团林苗族乡新阳村,熊小兵在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喂鸽子。他家在2017年脱贫,去年通过入股的方式他加入了合作社,如今他喂养的乳鸽、鸽蛋等产品已在当地打开市场。

7月27日,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61岁的付运兰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内工作,穿线、拧紧、理顺,熟练完成线缆制作。因病致贫的她在2014年脱贫,为了不再返贫,她进入扶贫车间成为一名员工,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

8月11日,凉山州雷波县,来自瓦岗镇洛嘎阿则村的吉度吉洛,在县妇联组织的彝绣培训班上学习新技法。2018年吉度吉洛家退出贫困户序列,为了让传统的彝绣成为致富门路,她自愿来到培训班学习。

“这500件T恤,都是我亲手缝制的。”8月12日,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镇的扶贫车间里,31岁的马黑阿罗正熟练地用剪刀剪去成衣上的线头。如今,她已是扶贫车间里的一名缝纫工,每月有近2000元的稳定收入。早已脱贫的她现在和家人有了新的目标,“我们争取多挣点钱,买辆车来开。”

从大凉山腹地,到川东丘陵;从乌蒙山巅,到川南竹海,贫困户们正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增收致富的他们和马黑阿罗一样都已实现了脱贫摘帽。

双手创造幸福,两脚踏出实路,这是55岁吴承金的切身感受。他曾是宜宾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的贫困户,为脱贫,他想了各种办法,管好自家田地和果树的同时,他又当起了村里的护林员、清洁员。两年不到的时间,他栽种的2亩多脆桃林今年已经结出了果实,家里又有了笔可观的收入。“挣钱靠自己,这个稳当得多。”这是他这些年整明白的硬道理。

“月月都能领到现钱,包包里有了,心头才踏实。”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兴家村的付运兰早在2014年就脱贫摘帽,她现在每天都坚持去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这点让顾家的她很满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只是乡亲们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在新的起点上,脱贫的群众将继续用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四川日报记者 何海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