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师节,名校校长难忘和于漪老师的三次相遇

2020-09-09 07:01:54 作者: 这个教师节,

摘要:不久前,我调任曹杨二中校长,我几乎没有犹豫,回到一线、回到学校……

人生路上,和于漪老师的相遇,既是机缘巧合,又是命中注定。说机缘巧合是因为我每一个成长关键点都得到她的指引和教诲;说命中注定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对教育的热爱和对课堂的执着。

教师节之际,于漪老师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成立。我祝愿于老师的教育思想能够影响更多教师的教育生涯、生命历程,就像她对我的巨大帮助与影响一样。

二十年一轮回,从学校,到区教育局,再到市教委,最后回到学校……兜兜转转,我又回归喜爱的课堂,回到可爱的学生中间。这一切都离不开于漪老师对于我的耳提面命、谆谆教导。

【初识:教师人生 课堂成就】

20年前,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我参加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颁奖大会,第一次见到了于漪老师。于老师一开口,“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名师风范就扑面而来,目光清亮有神、话语饱含激情,每个人都被她深深吸引、震撼。她谈教学、谈学生、谈人生,充满着对教育的执着热爱和深刻理解,以及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望。我的内心顿时涌起万丈豪情:当一名教师可以如此精彩!如此有意义!我要成为于漪老师这样的教师!

此后我照着于老师的话为师为学,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没有把教师的本分给忘记,研究教学、专注课堂、关心学生……心里刻着的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着做教师的使命初心。虽然,我知道自己的距离于老师还太远太远,但我相信自己可以像于老师一样,把自己的人生献给课堂、分享给学生,成就幸福的教师人生。二十多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我都不改教师本色,始终带着“学步者”的心态,去享受教学探索的快乐。

【再逢:立根铸魂 育人为先】

2009年我申报了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是我们文科组的评委。在随后的教师学研究会新评青年特级教师交流会上,于老师对我的点评让我终生难忘。

“特级教师是一份荣誉而不是终点……也许你不知道,我最早也做过历史教师,我认为历史教学要指引学生树民族精神之根,筑爱国主义之魂,用博大的情怀,用真正的本领为社会做出贡献,为国家做出贡献。你应该在这方面做表率,才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 于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立刻让我刚刚泛起的些许自得收敛起来。

史贵有根,史贵有魂。于漪老师的话振聋发聩,指明了我教学探索的方向。为“经师”,更要为“人师”。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的博大情怀,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树立“振兴中华”的理想抱负,成为我作为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追求。

【三遇:不忘初心 奉献教育】

此后由于组织安排,我先后到区教育局和市教委工作,离开课堂一度使我无所适从。一次开会,又遇到于漪老师,我说出自己的困惑。于老师还是慈眉善目、春风化雨。“离开课堂,一样可以成为好老师呀……做教育行政,要坚守教育理想,聚焦民生问题、引领教育教学研究、关注民族精神培养。在更高的平台,你更可以放开手脚去讲教育教学,你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宽广了……”

每次于老师总是能一针见血,三言两语化解了我的顾虑。仅仅十几分钟的交谈,她就让我对新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产生更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基础教育关乎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搞行政的人要有战略构想、要有教育情怀……”

不久前,我调任曹杨二中校长,我几乎没有犹豫,回到一线、回到学校,因为我深深感到了内心深处教师情结的呼唤、于漪老师教育精神的感召。

在36届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引用于老师的观点来更愿意这么理解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用于漪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教师责任大如天,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今天我是一校之长,更是重任在肩,我们正进入民族复兴、教育强国的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公民、培养创新型人才,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了当前教育的现实任务,学校办学更应该体现国家意志,站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办学,才不会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才不会辜负与于漪老师三次宝贵的相遇。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本文作者系曹杨二中校长、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