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根本,创新向未来
小曲艺,大舞台。当前,各地的曲艺纷纷从单向的演出模式向多元、多维创演方式转变。长三角人文荟萃、经济发达,创新风气激荡,通过交流和学习,有助于曲艺界打开思路、拓展视野。 姜庆玲说,每次交流展演,扬州曲艺界都对“守正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曾经的清曲几大件,包括琵琶、二胡、扬琴、三弦,小酒盅一敲,演员自弹自唱,现在我们不仅曲调上有所改良,配乐方面也会采用电声音乐;原来评话演员基本坐那里不动,现在我们会在舞台上流动起来;原来传统长篇书目可以说上个把月,现在我们更多尝试中篇,两个小时左右就能把一个故事较为完整地演完;原来单人表演比较多,现在有了二人档、三人档、四人档,有了对手戏,对于演员角色刻画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同时她说,越多交流,越是对自身曲种的宝贵传统有了深入理解,大家也更坚定了要传承好传统的信念。 相对于传统的一桌一椅,端坐讲书,苏州评话如今在上海发展形成了一种大开大合的表演风格,吴新伯将之称为“历史脱口秀”,注重在演出中通过原有故事来与现实勾连。“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江浙沪如今大概有三百多家书场,每天下午两个小时的传统书目,一桌一椅、一袭长衫、一两百个老观众的那种传统演出还在。这种演出是个缸,我们现在所有的演出是个碗,碗里所有东西都是从缸里舀出来的。”
长三角地区交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吴新伯介绍,上海如今正在打造“一个半小时演艺圈”,南京路沿线一圈有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剧场,长三角地区的观众可以当天来上海看戏,晚上便可返回。他还畅想,“以后曲艺界还可以多向高科技取经,比如借用5G、直播等手段,伴奏乐队在安徽、演员在上海,可以共同完成一台演出。” 民间性是曲艺的“根”和“魂”,不忘来处、不忘根本,对当代曲艺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真正养活我们的是衣食父母。南方地区的曲种,地盘小、数量多,能服务好周边这一块地区的老百姓,就已经十分了不起。”翁仁康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要去基层演出100场以上,“对我们曲艺人来说,讲究的是和风细雨地渗透,在田间地头、山间海头,吸收营养、倾吐收获。”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组委会委员、中国曲协曲艺之乡(名城)建设委员会秘书长芦明介绍,2006年以来,“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正式落户江苏,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今年又逢“曲艺牡丹年”,一系列精彩的展演活动将陆续上演。除了这台节目之外,还有一台苏州本地曲种以外的获奖曲种上演。“伴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如今大量外地曲种落户苏州,比如说京韵大鼓、相声、快板、河南坠子等等,为外来人员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时代在进步,对于曲艺而言,这种融合现象在历史上非常多,通过不断的交流、互动,当代曲艺的生命力会更加蓬勃。” 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