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乡县鸡黍镇鸡黍村,有这样一对特殊的“母子”。“儿子”从出生就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母亲”不离不弃照顾,而这对“母子”之间并无血缘关系。30多年间,她不仅带大了他,还带大了另外两个侄子。这位母亲就是周秀芹,今年已经67岁。这个年纪,本该在家安享晚年,但她却每天奔波在路上捡废品,照顾她永远也长不大的“三儿子”。
年幼侄儿失去母亲 善良婶娘视如己出
段德亮是周秀芹丈夫的侄子,周秀芹一直都拿他当亲儿子看,随自己两个儿子的排行,老人亲昵地唤他“三儿”。“三儿”是个苦命的孩子,亲生母亲生下他半个月便因病去世了,父亲在集市上做点小生意,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刚出生的他。虽然周秀芹有两儿一女,过的并不富裕,但看到大哥家的情况,她决定把孩子留在家里照顾。“那时候想着法地喂他喝奶粉,怕他吃不好,被窝里用沙土团给他暖着,生怕他冻着。”周秀芹心疼这个孩子,一直精心地照顾着。
“三儿”慢慢长大,周秀芹发现孩子有些不对,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智力障碍。从此,周秀芹对“三儿”付出了更多的爱和关注。直到现在她还坚持给“三儿子”洗衣服、做饭,走哪带哪。尽管“三儿”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但是每当别人问他管周秀芹叫什么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妈妈!”
家中再添俩“儿子” 婶娘一肩担起家庭重担
周秀芹的大哥后来又再婚,生下两个儿子。几年后,厌倦了穷苦日子的妻子离家出走,留下两个不到十岁的儿子,而深受打击的大哥也在一年后去世。看着已经没有父母的两个小侄子,周秀芹又把他们接到自己家一起照顾,并随着“三儿”的排行叫“小四、小五”。而周秀芹本身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这一下子,照顾6个孩子的责任全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照顾6个孩子,对于当时的周秀芹一家而言,无疑是困难的。而周秀芹的丈夫又身患重病,到了后期,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整个家庭的重担便全都压给了周秀芹。干农活,操持家务,带孩子,周秀芹在家里忙里忙外。“从小就拉扯着‘三儿’,给他穿衣服、喂他饭,俺妈还得伺候俺几个,每天起早贪黑的,爸爸生病前也是起早贪黑的干活、挣钱。”周秀芹女儿段翠云表示,从小到大看着母亲拉扯自己兄弟姐妹6个,吃了很多的苦,累出了一身毛病,感觉母亲特别的不容易。
终于,几个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小四”、“小五”成年后也外出打工贴补家用,这让周秀芹的经济压力减轻不少。当地政府也为周秀芹和“三儿”办理了低保,还出资帮助她修缮了年久失修的房子。周秀芹很知足,如今,她只希望自己能身体健康,这样才能继续照顾她的“三儿”。
记者 万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