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祥被当地授予“黄河最美船工”称号
2011年,任凤祥高票当选村支书,在任七年,曾经的黄河烂泥滩上建起了绿化完备的滨河公园;2013年,他又组建了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自愿出资,量力而行,为县城庙会提供免费饮用水、义务接送高考生、给孤寡老人送粮送油、扫雪清淤……一年从头忙到尾。这一次,妻子郝春林也是坚定的支持者。
郝春林:同意,这下同意。为了供水买了两台机子烧水,每年庙会的时候,他们漂流我下去给烧水,人愿意喝的就喝。做了好事,到底不一样。
从滨河公园的树林里望向黄河(佳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儿子任建江在渡口上长大,跟着船工们边玩儿边琢磨,也学会了开船。他还特意参加了当地海事局组织的船舶驾驶考试,也算得上是可以持证上岗的“准船工”。为了更好的生活,他选择奔波在外,常年在陕西、宁夏、内蒙古间跑运输。
逢年过节,任建江也会开车回家,带上米面粮油,和父亲一起去看望需要帮助的乡亲们。
任建江:虽然我们给每家每户送的都是二三百块钱的东西,但是大家都挺热心的,给他们送点儿面、油、大米,看到他们心情好,我现在回想起来也好着呢。
任凤祥一家在渡口上
黄河大桥让自驾游越来越方便,也让快艇上有了更多操着不同口音的新面孔。守着渡口又忙着志愿队的日子,任凤祥和妻子很是满足。任建江常年在外跑长途,郝春林一直牵挂着他的安全,她希望,儿子以后也能回到船上。
郝春林:他现在跑车在外边,其实我人在家里,心还跟他走,不放心,觉得不安全。这个(扳船)比跑车安全。把渡口做起来,他以后可以回来干这个。
但任建江心里还有更大的世界。
任建江:我爸那个老的思想观念,他不管别人说什么,就保持他的态度。我说你愿意守着就守着,我趁年轻的时候出去赚一点钱,老是守在渡口上也不行。你像我们一家,娃娃念技校,一年最起码得五六万块钱。到时候看船上效益,可以了我就回去,有时间我回去给帮帮忙。
任凤祥则继续着自己的坚持,守着渡口的小天地。
任凤祥:我一辈子最爱扳船,每天一早到晚,水大水小都关心着呢。只要能走动,我就要到黄河边上。
任凤祥 扎根黄土、守着渡口(佳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上小学的孙女任博妍在课堂上演讲,给同学老师们讲了渡口的故事。在她心里,爷爷就是那棵扎根黄土、守着黄河的参天大树。
任博妍:我的爷爷,他有着黝黑的皮肤,一双老茧的大手,沧桑的脸布满皱纹,一切都是岁月的痕迹。在我的心目中,爷爷好比是一棵白杨树,他守着渡口,保护着黄河沿岸的村民,助人为乐,已交融入他的生命中、血液中。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赵初楠。从任凤祥家沿河顺流而下大约80公里,在榆林吴堡县的渡口,我还见到了以柴油机为动力、可以搭载轿车的铁船,这也是除观光快艇外,如今黄河上另一种最常见的渡船。因为距离黄河大桥远,这里的百姓、自驾过路的游客,更愿意把车开上大船,摆渡过河。
等待着摆渡过河的车辆
与黄河相伴的船工们,骨子里勤劳质朴,内心善良宽阔。他们说,比起外出打工,守着黄河,更自由、更畅快,然后总会再叹一句,“好着呢,好着呢”!浓浓的陕北腔里,是对这条大河溢于言表的深情。近几年,这里的黄河古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文旅项目,正在被陆续开发。而这,也成为船工们对未来新的期待。
佳临黄河大桥下边的船夫主题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