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奶奶在宁波街头摆放了10架免费公共钢琴,一年后……

2020-09-16 11:23:12 作者: 80岁奶奶在

摘要:去年8月,80岁的捐赠者莫志蔚曾说,钢琴就像自己的孩子,她单枪匹马四处奔走,为公共钢琴找“家”。一年过去了,在宁波落地的公共钢琴数量更多了,但最初10架公共钢琴的后续管理陷入困境……

“有两架钢琴放在室外,你帮我去检查一下,防护罩有没有盖好。”去年8月,80岁的莫志蔚捐了10架公共钢琴,放在宁波10处公共区域。一年时间过去了,听到记者说要去看看钢琴,她连忙嘱咐。

顾名思义,公共钢琴是指摆放在公共场所、无偿供公众弹奏的钢琴。宁波这10架公共钢琴,平日周围设置了1米线,被浅蓝色的布罩蒙着;两架在室外的钢琴脚下垫了木头台子,防护罩是特制的,又厚又重,防风防雨。莫志蔚的卡通头像放在钢琴上,公共钢琴项目的介绍放在旁边,定了一些规矩,比如:欢迎有一定基础的人前来弹奏;若有人排队,每人每次弹奏不超过一首曲目;不会弹琴的人如需体验,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进行。

公共钢琴刚落地时,莫志蔚在采访中说,钢琴就像自己的孩子。一年后,记者再问起这个比喻,她有点不好意思:“说实话,这种感觉慢慢淡了,公共钢琴跟我的关系远了。”

现在,公共钢琴由善园公益基金会作为公益项目运营。由莫志蔚的朴素心愿到持续运作的公益项目,10架公共钢琴到底命运如何?记者前往宁波,一探究竟。

宁波星街坊的公共钢琴放置点,场地方专门做了霓虹灯牌。 巩持平 摄

媒体说“捐10架”,捐赠者不明就里

莫志蔚本没打算放10架——太多了。

在宁波放置公共钢琴的念头,2018年从莫志蔚的脑子里冒出来。钢琴曾陪伴了她患癌症的老伴,也是那段难熬的日子里,她的精神寄托之处。莫志蔚想把美好分享出去。

但公共钢琴还是新鲜事物。2017年,莫志蔚关注到四川宜宾有着凡·高《星空》涂鸦的公共钢琴。“发起人是个大学生,挺有想法。”她在手机里收藏了那条新闻,隔段时间就在网上检索,“2018年之后没动静了,可能是坏掉了。”

她还找来国外公共钢琴的视频看。一架放在街头的钢琴,谁想弹就坐上去,谁想听就停下来——这种自如的氛围,让她心生羡慕。但这架钢琴的琴凳被弄丢过,后来和钢琴锁在了一起。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弄,先放一两架公共钢琴试试吧,看看会发生什么。”莫志蔚心里没底。她想着,等钢琴放下了,再发动几个喜欢音乐的老年朋友,组成志愿者队伍,经常去看看就行。

从去年3月开始,莫志蔚开始单枪匹马四处奔走,为公共钢琴找“家”。为了便于照顾,她从住处附近的商场开始找起。几番打听,莫志蔚才见到负责人,就被泼了冷水——钢琴能放,但每天需要缴纳几千元摊位费——商场寸土寸金,连柱子上贴张海报都价格不菲,何况是放一架占地方的钢琴?

鼓楼站是宁波最大的地铁站之一,人流量大,地方又宽敞,是公共钢琴的理想“归宿”。莫志蔚从地图软件上搜索到地铁公司的办公地点,那地方下了地铁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好不容易到了门口,她被保安拦下,问她找谁,“本以为做好事去的,总会有人接待,到了才知道,我连门都进不去。”莫志蔚说。

四处碰壁,奔波小半年,莫志蔚一架公共钢琴都没能放下。幸好,经人引荐,宁波日报社的记者崔小明得知此事,开始跟踪报道。2019年7月9日,第一篇报道上线,标题即为“八旬老人想捐赠10架公共钢琴”。如今,无论是莫志蔚还是崔小明,都说不清“10架”的出处。

不过,到底要捐多少,当时的他们已经无暇细想——报道发出后,反响热烈,不到1小时阅读量超过15万人次,霸屏宁波人的朋友圈。不断有人辗转联系到崔小明,表示愿意接收公共钢琴,商场、美术馆、政府宣传部门等,纷纷提供帮助。

崔小明开始带着莫志蔚到处考察点位。他们的选址要求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莫志蔚若遇上喜欢的地方,当场拍板定下。最多的时候,半天看3个点。大半个月时间,10架公共钢琴的放置位置都选好了。

2019年8月12日上午,第一架公共钢琴在宁波书城落地。当时,几乎所有在宁波的媒体都出席了活动仪式。到8月29日,10架公共钢琴全部奏响。

“速度能不能慢一点?”莫志蔚问过崔小明。那段时间,崔小明成了莫志蔚的“钢琴助理”,汇聚场地信息,陪同考察场地,再把最新进展写成报道,定点、买琴,再到钢琴落地,宁波日报社跟踪报道了全过程,“不行,得趁着热度把各项事宜敲定。”崔小明明白,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他自己也有顾虑,若事情没办成,怕有人指责媒体只会炒热度。

莫志蔚的心愿实现了。不过,10架公共钢琴数量多,点位分散,莫志蔚原本组建好的老年志愿者团队靠不住了。

宁波月湖盛园公共钢琴放置点,两名幼童在家长看护下试弹钢琴。 巩持平 摄

有的琴从黄金位置被挪到角落

“失控”的不只是钢琴数量。莫志蔚后来才明白,她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崔小明有心理准备。“公共”的事情很难做好,这一点他深有体会。十几年前,他在报社组织团委活动时,曾受捐了20辆自行车,停在报社门口,作为公共自行车,供报社同事外出采访、办事使用。不过,自行车到位简单,管理却成了问题。他给自行车和钥匙相应编号,再把钥匙放在门卫处。因为是额外任务,保安对自行车的租借登记毫不上心。一段时间后,20辆自行车尽数消失。

公共钢琴的后续管理面临类似困境。莫志蔚是捐赠者,场地方是接收者,都没法成为公共钢琴的所有者,也没法承担管理和运营工作。钢琴被偷了、砸了,谁来赔?坏了谁来修?若有人在钢琴边上磕倒摔坏了,琴盖突然翻下来砸伤了手,责任谁来承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