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 | 大凉山脱贫记——从“男护士”到“第一书记”

2020-09-22 17:29:51 作者: 脱贫攻坚战

“我们把彝绣融入了日常的包包等物件上,看起来既别致又时尚还实用。然后将再通过电商销售出去。”王新说,“小小的彝秀,意义很重大。以前彝族农妇在家做完农活就是照看孩子,自己没有经济收入,家庭地位也低;现在学习彝绣,实现了在家就业,可以增加家庭收入,更重要的是,家庭地位也提高了。”

四川泸州援彝帮扶干部、普格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彬也来为彝秀工坊打call。

为了进一步拓展德育村特色文创产业,王新远赴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取经,甘孜州植物标本装饰画项目的发展给了王新启发,德育村有着丰富的草木资源可以作为制作标本装饰的原材料,还可以将彝族文化元素融入画作之中,目前,德育村的文创产品已经有植物标本装饰画、民族特色台历、彝绣包包等20大门类产品。“不到100元,就能买一个彝乡风情的包包,彝秀的小件包包现在都成了大城市女生青睐的网红产品。” 王新说。

“我大学时是学校公益社团的负责人,当时就经常和校外的企事业单位探讨交流,并合作组织了很多公益活动,这为我在德育村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王新告诉记者,为了德育村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王新摸索着用做企业的思维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头设计并注册了“妞妞嫫”商标,并申请了‘四川扶贫’公用商标的使用权,注册了普格县螺髻山妞妞嫫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王新带头设计并制作的“妞妞嫫”卡通logo。

王新带着合作社成员先后去北京、成都、广州等地推广“妞妞嫫”品牌,并先后与中国电子商务大数据交易中心、成都乡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泸州老窖集团等大型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4月1日,王新在多方面支持下上线了德育村扶贫商城。该平台由“妞妞嫫”合作社直接运作,开设了农特产品、特色文化产品等专区。商城运营所得利润的30%上交村集体经济账簿,30%给村里的贫困户分红,剩余用于合作社后续发展需要。

凉山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克惹晓夫对此深有感慨:“将旅游文创产品与非遗相结合,打造出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同时也让非遗文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意义非同凡响。”

打造彝乡首个非遗民宿综合体

拥有世界第一温泉瀑布的螺髻山是凉山州第一批4A级旅游景区,现在正在创建5A景区,风景如画的螺髻山,每年的3月到11月是旅游旺季,可是纷至沓来的游客几乎全都是“一日游”,吃住都在西昌,消费与当地的彝乡没有关系。,王新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一个“治穷”金点子也由此产生。

充满彝乡风情的朵洛荷民宿。

想方设法把游客留下来。”王新决定发展民族特色民宿,再与非遗特色文创工坊捆绑在一起,打造民宿综合体,实现多赢。说干就干,利用原先的彝寨房屋,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朵洛荷”民宿很快就成为了现实。

每间朵洛荷民宿房门上都有一个彝族传说故事。

朵洛荷,是有着”东方狂欢节“美誉的彝族火把节之舞。彝语“朵”即火,引申为火把,“洛”为唱。“朵洛荷”民宿即以此文化为主题。记者看到,刚刚开张的“朵洛荷”民宿共有21个房间,从背景墙、壁灯、床头灯、到室内装饰,处处都体现了浓浓的彝族风情,都有精心设计的“朵洛荷”艺术字体标识,尤其是每间房的大门上还装饰有彝族传说小故事,可见用心良苦。在民宿里,游客不仅可以吃住,还能现场观看和参与彝绣的现场制作,买到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和当地的农土特产。

朵洛荷民宿客房的装饰装修把彝族火把节、朵洛荷舞蹈的浓郁民族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朵洛荷民宿继“妞妞嫫”合作社后,成为了第二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德育村村民也投入到民宿管理中来,前台接待、大堂经理、客房经理、保洁员等岗位都由当地村民担任,每月领取工资,有效助力家庭脱贫奔康。并且也让村集体经济收入有质的变化。

“未来,我们要把非遗民宿综合体的概念推而广之。”王新说,今后将依托这个民宿品牌整合其他民宿,形成抱团式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近来,王新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利用各个场合各种平台讲述扶贫故事。“村民们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是等靠要,我希望带动他们主动出击宣传‘妞妞嫫’合作社,也吸引更多游客来‘朵洛荷’民宿。”身着彝族服饰,说着彝族方言的王新已经完全融入了螺髻山的山山水水。

“第一书记”的艰辛

“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可以说是‘5+2、白加黑’,天天忙到飞起。”每天早上起床后,王新就前往民宿和合作社,午饭后,他会下乡去村民家中,下午六七点回到住所,吃过晚饭,他就埋头做书面材料到深夜。

记者注意到,王新的微信头像是一张自己和妻子的卡通人物结婚登记合影,朋友圈里除了扶贫工作之外,也有一些和妻子说的“甜到肉麻”的情话。“感觉自己亏欠老婆太多,以后要加倍补偿她。”王新告诉记者,他与妻子结婚刚一年多就来到德育村工作,和妻子聚少离多。两个多月才能回家一次,单程就需要8小时,在家里也只能呆一两天。

刚开始因为沟通少、不理解,他们也经常争吵。2019年5月,王新的妻子第一次来到德育村,亲眼目睹了丈夫的工作后,才知道扶贫干部的艰难与辛苦,“扶贫干部都是聚少离多,甚至还有夫妻、子女分居三地的。”在成都市新都区从事社区教育的妻子张玥说。